社论:转换视角应对气候变化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掀开序幕。(法新社)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掀开序幕。(法新社)

字体大小: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10月31日在英国格拉斯哥掀开序幕,使得全球气候变化的课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纵观至今世界各国在这个课题上的表现,虽然间中出现进展,如《巴黎协定》确定了长期目标,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并努力限制在1.5摄氏度,整体而言却可谓“屡战屡败”。当中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如何唤醒更多人关注威胁并身体力行,是成败的关键。

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闭幕的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反映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困难。尽管峰会联合公报同意,需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1.5摄氏度,但并没有对实现净零排放做出预期承诺。全球天然气最大输出国俄罗斯,以及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的领导人没有亲自到会,反映了气候变化问题脱离不了地缘政治、国家利益、经济与民生考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举绿色经济大旗的美国拜登总统,也因为国内缺乏共识而“空手赴会”。其他如煤炭大国澳大利亚已清楚表明:会站在印度和中国这边,反对终止开采和燃煤发电活动。

当下全球能源价格飙涨,源自主要经济体先后从应对冠病疫情的闭关状态解封,以及全球供应链运作失常,滞后的能源供应赶不上短期升高的需求。中国更因此出现全国范围大规模的停电限电,扰乱了生产和民众生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讯方式参加G20峰会时,在减排承诺上一改之前的大胆主张,要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重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显示了减排和正常经济发展的巨大矛盾;各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短期内显然无济于事。

一叶知秋,此前舆论已经多不看好COP26,G20峰会在减排课题上的口惠而实不至,进一步坐实了这一悲观预测。虽然环保分子仍然疾声呼喊,但期待主要经济体主动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已经一再被证实不易实现;期待由这些经济体主导的国际组织有积极作为,更不啻缘木求鱼。但是,面对这些一再的挫折,主流论述却一如既往,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和COP26东道主英国首相,都反复强调COP26是人类自救的“最后机会”,让世人不难产生无力甚至绝望感。

面对生命威胁时产生“战或逃反应”,是人类进化历史所形成的本能;可是一旦生命威胁大到无法应对时,不知所措而坐以待毙也是一种常见反应。无论是大量科学研究乃至人们的日常感知,气候变化确实已经冲击了人类文明,若不对既有的生活方式乃至制度安排做出有意义的调整,势必难以为继。然而,有意义的行动来自于正确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勇气;相反,过度的悲观情绪甚至绝望感,反而可能导致自暴自弃的心理。

环保运动50年来为了唤醒民意,做出了各种世界会在数十年内大灾降临甚至毁灭的极端预测,包括1960年代的世界性饥荒、1970年代的“21世纪冰河期”、1980年代的世界性旱灾、1990年代的“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国与沿海城市”……气候变化的威胁真实存在,然而为了动员民众而不断喊“狼来了”,效果恐怕适得其反。正确且更有效的做法,应该是以科学事实为基础,提供一种给予人们信心和勇气、并非因天真而乐观的崭新论述。

对比人类所面对的种种挑战,气候变化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未必是最迫在眉睫的。人类是最具适应能力的物种,1960年代新农耕技术催生的绿色革命,不但喂饱了世界增长的人口,还降低了全球粮价。自那以来,全球的多个客观指标,如赤贫人口率、人均寿命、收入差距、性别平等和受教育程度和比率,都出现大幅度的改善。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人类的创意不能迎难而上。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