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关注大辞职潮来袭

我国尚未出现大规模的辞职潮,但从律师业以及医疗行业的离职数据显示,某些行业已面对这个挑战。(档案照)
我国尚未出现大规模的辞职潮,但从律师业以及医疗行业的离职数据显示,某些行业已面对这个挑战。(档案照)

字体大小:

我国有约6000名律师,去年放弃律师专业的人数多达538人,创下五年来的最高纪录。在之前的四年,每年平均有380人至430人放弃当律师。换句话说,去年离职的律师人数比往年增加超过三成。另一方面,去年宣誓的新晋律师写下新低,只有457人。

新加坡律师公会会长陈锦海指出,“大辞职潮”冲击全球多个地方,而我国也出现了律师“大辞职潮”。辞职的律师以执业少过五年的资浅律师居多,离职的律师多过新晋的律师,让律师公会感到担忧。它将展开调查,了解大辞职潮是否影响律师专业,并研究年轻律师离职率的问题。

其实,大辞职潮不仅冲击律师界,医疗行业也面对相同的问题。去年上半年,我国有约1500名医护人员辞职,人数接近往年全年约2000人的水平。卫生部将加快从国外招聘医护人员的工作,以弥补医护人员的流失。

“大辞职潮”是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安东尼·克劳兹提出的名词,这股风潮也源自美国。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从去年4月开始,美国就进入不寻常的辞职潮,当月辞职人数超过399万人,突破2000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之后几个月,辞职人数节节攀升,在10月份,有420万人离职。美国的失业率大幅下跌,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人不再积极找工作,离开了劳动市场。

大辞职潮的原因很多,因不同地区或行业而异。不过,疫情导致人们心力交瘁,并重新审视工作的意义与人生的方向,被普遍视为大辞职潮的主要推动因素。此外,数码化时代讲求速度与效率,加快了工作的步伐,加上手机与电邮的普及化模糊了工作与日常生活的界线,加重了工作量,都促使更多人兴起改变跑道或放弃工作的念头。

在中国,“躺平”一词的出现,则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彷徨与迷失,并情愿过小确幸的生活而不愿意继续留在“996”制度(工作从早上9时到晚上9时,每周工作满六天)的职场。

总体而言,我国尚未出现大规模的辞职潮,但从律师业以及医疗行业的离职数据显示,某些行业已面对这个挑战。急速发展的数码化以及旷日持久的疫情,彻底改变了职场的形态与雇佣关系,而不少在职场打拼者也面对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在我国造成辞职潮的蔓延。

劳动市场适量的流动率,有助于维持企业的活力,并提高竞争力。然而,过高的流动率将导致劳动市场的失衡,并使某些行业陷入劳工短缺的困境。在疫情期间,不少人失去了工作,但却有一些企业面对员工短缺的挑战。在经济重启后,员工短缺的问题更棘手,而大辞职潮无疑是雪上加霜。若劳工市场供需失衡情况更严峻,这将可能大幅度推高工资以及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利率调升的忧虑。

其次,企业或行业出现辞职潮,将导致技能的损失,并影响经验的传承。律师或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士,都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后才进入职场。

如果过多的专业人士学非所用,对他们个人而言,只是半途转换跑道去追求自己的新理想,但从社会的角度而言,专业人士学非所用,意味着资源的错配,技能的流失。从企业或行业的角度来看,将导致青黄不接或经验断层的现象。

大辞职潮反映了富裕社会中人们不愁吃穿的问题,并以追求个人志趣为重。企业要留住员工,除了薪酬之外,可能更要注重年轻一代的员工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诉求,并协助他们从工作中找到意义和满足感。与此同时,年轻一代在追求个人理想时,也应面对现实,谨记个人在社会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