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骨痛热症病例飙升值得警惕

国家环境局最近发出警告,过去两月来骨痛热症病例急遽上涨并且持续增加。(档案照)
国家环境局最近发出警告,过去两月来骨痛热症病例急遽上涨并且持续增加。(档案照)

字体大小:

2022年4月26日

国家环境局最近发出警告,过去两月来骨痛热症病例急遽上涨并且持续增加,情况严重,为了避免大暴发,环境局为此展开全国预防骨痛热症运动。根据当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头四个月,本地已经通报至少5459起骨痛热症病例,包括卫生部长王乙康也染疫。病例超过去年一整年5258起的总数,而现在距离6月到10月的传统疫情高发期,还有一个多月。其中,截至22日下午的一周病例高达746起,是自2020年9月以来,新增病例最多的一周。

今年骨痛热症病例激增的主要原因,除了炎热多雨和潮湿的天气导致住宅区范围的伊蚊数量大增,过去较罕见的第三型骨痛热症病毒(DENV-3)近两年也持续增加,甚至与第四型(DENV-4)共同成为主要的传播类型,由于人口中对这两型病毒的免疫力低,更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此外,虽然防堵冠病疫情的限制措施已大幅度放宽,但至今还有不少人居家办公,也容易被活跃于白天的伊蚊叮咬。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前天表达了政府对病例飙升的担忧,由于高峰期还没到来,因此当局预计未来几个月病例会进一步攀升。根据环境局资料,近几周的新增病例已远远超过2020年的同时期,那是本地有记录以来,骨痛热症疫情最严重的一年,累计共3万5315起病例,造成32人死亡。

从致死率来看,骨痛热症比起冠病奥密克戎毒株其实高出许多,染病症状也很不舒服,这是很多民众没有意识到的。骨痛热症至今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染疫者必须依靠本身免疫力等待康复。有本地研究人员近日对媒体说,虽然骨痛热症疫苗的研发很多年前已开始,但市面上至今只有一款由法国厂商研发的疫苗获许可生产,但在本地实用性有限,在菲律宾的使用效果也不佳。以欧美等温带国家为主的国际医药界,对投资属于热带病的骨痛热症,可能兴趣不大,这是骨痛热症疫苗的研发进展缓慢的原因。据知,目前已有两款来自日本和美国的骨痛热症疫苗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它们的效果仍有待确定。

我国多年来也致力于探讨防治对策,环境局在2016年就推出伊蚊绝育试验计划,通过促使伊蚊产下无法孵化的卵,抑制其数量增长,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经过多年努力,环境局近日透露这一计划已取得成效,会将其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国19%的组屋区。但有关专家指出,这并不是灵丹妙药,还是必须从源头上减少伊蚊繁殖点。

但减少伊蚊繁殖点说易行难。环境局资料显示,除了组屋区和工地,很多房子密集的私宅区也是黑区。有地住宅居民在生活中如果不特别加强“灭蚊五步骤”等防蚊意识,会更容易成为伊蚊滋生的温床,例如花盆器皿没经常保持干燥或倒置、檐槽缺乏维修或清理导致积水、花园角落水泥破损形成凹洞等等。如果伊蚊开始繁殖,稽查人员未必能及时入屋排查,影响的就会是附近多户人家。

最新统计就显示,活跃的骨痛热症集中区从一周前的164个增至180个,其中36个累计至少10起病例而被列为红色警戒区,最严重的就包括荷兰路和西乃山路的私宅区,有居民一家数口都确诊。

认真做好防范工作,除了有赖政府的专业知识和稽查,民众的公德心也很重要。由于伊蚊滋生多是在住家内外,因此在对抗和消灭繁殖点方面,民众实在有更直接的责任,不能以为积水等现象“有人会处理”“眼不见为净”,要知道,当你能发现积水或伊蚊出没时,危险已经来到身边。

公共卫生理事会近日结合基层组织和义工,成立本地首个邻里公厕保洁推动小组,通过主动走访和检查,向咖啡店业者和公众宣导清洁的意识,希望借此提升公厕卫生水平。如果这样的居民主动行为可以扩大,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的卫生与疾病防范意识,长期则有助于建立社区公德心,值得肯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