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大变局里中小国家应对之道

李显龙总理6月25日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说,虽然小国无法左右重大的国际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国的处境不安全,无法主动把握自己的前途。(通讯及新闻部提供)
李显龙总理6月25日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说,虽然小国无法左右重大的国际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国的处境不安全,无法主动把握自己的前途。(通讯及新闻部提供)

字体大小:

2022年6月27日

参加第26届共和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并访问东道主卢旺达的李显龙总理,在6月25日接受随行的本地媒体采访时说,虽然小国无法左右重大的国际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国的处境不安全,无法主动把握自己的前途。他说,小国如果能合作,就能更大地发声,就能更有效地在联合国发挥一定的作用。

随着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在本区域的针锋相对越发明显,让中小国家倍感压力。李总理就此回答记者提问,为中小国家如何应对大国博弈的风险,提出了新加坡的见解。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国博弈意味着中小国家必须在外交上选边站,才能取得安全。然而这并非唯一的答案。李总理的说法,表明了中小国家仍然有维护自身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选择空间。

李总理指出,大国有大国的权力和势力,但仍然希望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赞同。这个观察有大量事实佐证。美国在惩罚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虽然单独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更重要的是在军事上联合北约盟友,在经济上联合西方七国集团和欧盟的集体实力。在亚洲,美国也在既有盟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来凝聚其他国家的支持,以维护在区域的领导地位。

同样的,面对美国外交压力的中国,也在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和肯定,包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广结善缘,以及最近在金砖国家峰会上,呼吁金砖国家为世界注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力量,来平衡美国与西方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印证李总理观点的另一个负面例子是俄罗斯,它在入侵乌克兰后发现失道寡助,不但面对西方世界的联合制裁,连原本的“朋友圈”如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里的其他成员,都刻意保持距离,导致莫斯科陷入外交孤立。

李总理说,小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果能够有系统、有逻辑地阐述出来,在国际上有它一定的作用。这也有历史的佐证。在美苏两大集团冷战时期,许多中小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外交独立,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倡议,拒绝加入美苏的对抗。就算在冷战结束后,类似的行为也并不罕见。比如,新加坡在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后不久的1992年,便发起小国论坛,让小国能就相互关切的课题制定共同立场,在联合国更有力地发声。新加坡在2009年也发起由30个中小国家组成的环球治理组织,促进二十国集团与其他联合国成员国的联系。

美中的大国博弈近来有不断升级的态势。在中国为了应对美国印太经济框架,对南太平洋岛国提出《中国—太平洋岛国共同发展愿景》和《中国—太平洋岛国共同发展五年计划(2022年至2026年)》两份合作文件,试图扩大在区域的影响力不果后,美国在6月24日连同盟友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英国发出联合声明,宣布成立“蓝太平洋伙伴”计划,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以对冲中国的外交攻势。

与此同时,中国近日开始强调台海不是国际水域,在法理上启动反对美国不时派遣军舰和侦察机在台海巡弋的做法。这些针锋相对的行动,在短期内恐怕不易停止。中国在今年秋季将举行攸关权力安排的中共二十大,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在11月举行,两国政府都面对各自的内部政治挑战,因此对外必然无法示弱。大国博弈导致的紧张态势短期内会持续甚至强化,区域国家对此得做好心理准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总理关于中小国家必须合作团结的提醒,无疑是及时和重要的。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局势里,中小国家如果不能精诚团结,势必要面对越来越大的选边站压力而陷入危险境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