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小国应协力应对多变局势

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国际环境,小国有必要通力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以维护切身的利益,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作出贡献。(唐家鸿摄)
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国际环境,小国有必要通力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以维护切身的利益,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作出贡献。(唐家鸿摄)

字体大小:

2022年9月28日

新加坡虽然是个弹丸小国,但不向“小国无外交”的宿命低头。1992年,我国在联合国成立一个非正式的“小国论坛”平台,协调小国共同关注的课题。当时,这个平台只有16个成员国;30年后的今天,成员国已经增至108个。

上星期五,李显龙总理通过预录视频在小国论坛成立30周年招待会上致辞时指出,小国的安全和生存依赖多边体系,这种国际秩序虽不完美,但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他强调,若倒退到一个强权即公理的世界,小国会难以生存。因此,小国必须积极参与,加强多边体系,尽可能保持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保障切身的利益。

国际风云瞬息万变,二次大战后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正面对瓦解的厄运。全球的分工合作以及无缝的供应链,正面对保护主义浪潮的侵蚀。全球也正面对极端气候以及瘟疫的肆虐。此时此刻,全球治理却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置小国于无所适从以及无助的窘境。

正如副总理兼财长黄循财上星期一在一个论坛上指出,以前的逻辑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越多,就越能减少地缘政治的竞争。然而,全球目前却进入一个以地缘政治主导经贸的新时代,这将是一个更加危险和分裂的世界。

中美两国的战略竞争,导致贸易、投资与科技领域两极化,影响了全球原本无缝的供应链。根据国际分工原则的岸外外包作业,逐渐转向岸内外包或友岸外包,推高了交易成本。大国之间的科技脱钩,也人为地导致零部件的短缺,拖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

另一方面,俄乌战事反映了美俄的战略较劲。它彻底改变欧洲的安全格局,也加剧全球的能源与粮食危机。美国主导的经济制裁,导致不遵循制裁的小国面对次级制裁的风险。

大国竞相扩展势力范围,加剧了小国选边站的压力。绝大多数主权独立的小国都不想选边站,更不愿意成为大国的附庸。然而,弱肉强食是国际政治的残酷事实,小国要不选边站,就可能被迫靠边站。因此,要维护主权的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小国必须通过多边合作,为切身的利益集体发声。

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治理架构分崩离析,影响了全球在处理极端气候以及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极端气候影响了粮食生产,推高通货膨胀;瘟疫夺走性命,也导致经济停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进一步削弱了大国在全球治理上的意愿。首当其冲的是资源匮乏的小国。

此外,大国维护自身利益实施的保护主义以及制订的国际规则,也使小国在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上,付出更大的代价。相对上,小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大国少,但却往往是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虽然发达国家承诺出资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资金却迟迟不到位。

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必须建立在稳健与公平的全球治理架构上,才可持续。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持有否决权,反映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基本上由大国主导。大国的战略竞争削弱了全球原有的治理架构,而新的治理架构尚未成型。这为小国参与国际议程的制订,提供契机。

小国与大国的利益,并非零和游戏,尤其是在处理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新加坡倡议的小国论坛平台,有助于凝聚共识,以打造一个更公平合理的治理架构。除了小国论坛,我国也在2009年成立一个由联合国30个中小型国家组成的环球治理组织,促进与二十国集团的沟通,以确保后者在决策上更透明与包容。

俗语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坚如铁。全球正面对战争、瘟疫、粮食与能源危机叠加的完美风暴。高通胀以及高利率也提高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国际环境,小国有必要通力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以维护切身的利益,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作出贡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