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为下一场大流行积极备战

民众经历了这三年,在生活与卫生文化等方面,应该做到自我提升,才不至于“辜负”了这一场漫长的疫情。(陈渊庄摄)
民众经历了这三年,在生活与卫生文化等方面,应该做到自我提升,才不至于“辜负”了这一场漫长的疫情。(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卫生部成立“流行病防备和应对研究项目”(简称PREPARE),旨在打造更坚实的对抗流行病传播基础设施。这是继2003年沙斯疫情之后成立国家传染病中心,我国又一次吸取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强化整体的卫生医疗体系。这一项目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提升我国科研能力,同时把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具有实质作用的抗疫工具和产品。研究范围涵盖数据分析与建立传染病和社会行为模型、环境传播机理与防控、诊断、研发疫苗和药物,以及拓展区域合作网络等五大方面。

随着气候变迁的情况加剧,以及世界人口流动加速,冠状病毒与其他新病毒的演化与发展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不可忽视。过去三年,人类见证了对抗大规模流行病的多重缺失,导致严重的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与人群心理都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因此,在疫情持续趋缓的此刻,重新检讨在软硬件方面如何积极防备,迎战下一场大流行或其他致命疾病的到来,正是时候。

在上周举行的推介仪式上,研究项目主任王林发教授坦承,过去两年多的疫情应对显示,我国现有的机制还有不足之处。新的机制将能尽快整合数据,提供科学专业和技术规范的意见供政府做决策,例如口罩、消毒剂使用和通风要求等细节。疫情的发展防不胜防,因此在应对上必须争分夺秒,我们今后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在100天内研发出快速检测方法,在这过程中,如果个别机构不能整合、协调,就难免贻误先机。

根据专家指出,新加坡应对疫情须要反应速度够快,同时考虑保护隐私,两者要取得平衡;此外,我国目前八所第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未能处理危险的病原体,包括测试和研发疫苗。国防科技研究院现有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将在2025年启用,提升到最高的第四级,将能更有效处理更致命的第四级别病原体,以及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生物威胁。

对抗冠病疫情初期,我国在国际医学和贸易领域的联系网络发挥了很大作用,确保掌握最新资讯,以及争取必要的防疫资源,在最大可能上获取足够防疫物资,和根据病毒演变情况制定决策。此外,多方投资疫苗研发单位和企业,也确保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取得最可靠的疫苗,协助国人抗疫保命。从国际疫情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缺少准备和资源的国家都遭受重创。

冠病大流行的经验显示,生物医疗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产业,轻忽不得,一如美国政府意识到晶片生产能力对于维持国家发展命脉的重要性,而在资源投入和政策上开始多方干预。近两年,我国成功争取到更多国际医药大厂前来投资,他们除了能提供医疗物资的先进生产能力,也有研发人才,对建立本地医疗相关的生态圈举足轻重,有助于在下一波大流行到来前,协助我国专家整合并深入打造流行病防护的基础设施。国际大厂和人才云集,有利于我国未来对一些药品的议价能力,提高我们的优势,在危急时刻,不只可以自救更可以救人——例如确保本区域国家也能及时得到供应。因此政府积极介入,继续强化这个关键产业的研发生产能力,至为重要。

据报道,有关的新项目也能预先掌握一些不同病毒的演变过程,必要时加快研发药物或疫苗的技术,同时培训更多本土人员守护国门。

打赢下一场大流行战争的关键,是持续扩大我国原有的强大国际网络,包括科研、卫生、贸易乃至外交网络,广结善缘;在国内,则要清除不必要的行政程序,以及制定更有效的应变机制。国家机构的持续改进,按照科学理性规划更先进的机制,既可以达到保护人命的专业目标,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国人对体制的信心。另一方面,民众经历了这三年,在生活与卫生文化等方面,也应该做到自我提升,才不至于“辜负”了这一场漫长的疫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