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期待更多沈望傅

不幸在1月4日离世的本地科技奇才、电脑音效之父、创新科技公司创办人沈望傅,就是本地教育成果应当比照的典范。(档案照)
不幸在1月4日离世的本地科技奇才、电脑音效之父、创新科技公司创办人沈望傅,就是本地教育成果应当比照的典范。(档案照)

字体大小:

2023年1月9日

教育部长陈振声1月5日在一场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说时,描述了我国教育体系接下来须做出的五个重大转变,包括为不同群体提供大规模定制教育、重视终身学习、推动学界业界更密切合作、动员全社会参与教育事业,以及协助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与创新。他形容这是跨过普及教育的“教育3.0”时代进入“教育4.0”,让人们在更加不确定、不安全、不平等、碎片化、多元和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这显示本地教育与时并进的精神,以及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策略的紧密关系。作为一个缺乏天然资源的小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里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提高本地劳动队伍的素质,这决定了本地教育的务实性格。随着美中关系由合作转为对立,冠病疫情席卷全球后所导致的各种后遗症,国际地缘政治正出现剧烈的变化。新加坡的发展策略就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培育人才的教育体制自不能免。

作为“百年树人”的建国大计,重视教育事业无疑是正确之举,顺应所处内外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当下世界形势发展达到历史转折点时,从“教育3.0”进化到“教育4.0”,将为新加坡在新阶段保持国际竞争力,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此同时,本地经济社会条件的提升,也意味着在着眼国际竞争力之际,更要重视培养国民素质来建设优雅社会。唯有物质和精神层面并举,才称得上卓有成效的教育。

不幸在1月4日离世的本地科技奇才、电脑音效之父、创新科技公司创办人沈望傅,就是本地教育成果应当比照的典范。沈望傅30多岁便创造出科技产品畅销全球,40多岁成为白手起家的10亿元富豪,然而他并不来自于当时本地教育的“主流”——中学非名校出身,虽然毕业自理工学院,却没有大学文凭。以往教育理念所设定的成功标准,也很容易忽视类似沈望傅的潜在人才,因此他能取得成功,确属难能可贵。

除了发明享誉全球的开创性产品声霸卡,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让电脑“被听见”,也让新加坡被国际科技界和金融界看见,沈望傅更让人怀念的是他关心本地弱势群体和文化事业的人道情怀。他低调捐助清贫学子,对幼儿教育尤其关心。同时,他也大力赞助本地文艺事业,在2000年捐助200万元让郭宝崑开办“戏剧训练与研究课程”,培养了不少杰出的戏剧工作者;2006年再捐出值2000万元的公司股票成立“郭宝崑基金”和“沈望傅基金”,专注于培育表演艺术人才,推动新加坡戏剧与舞台表演艺术。

从亲朋戚友的追忆,人们也认识到沈望傅待人诚恳,做事锲而不舍,对自己、亲友和同胞充满责任感,一直保持好奇心,坚持探索创新。沈望傅对文化艺术的爱好与金钱挹注,反映他的视野和心胸,并不局限于商业与科技成功,还在于提升社会整体品质。培养这样的人才,理应是本地教育的目标。换言之,在不忽视教育的务实层面之际,还应当有更高远的想象,把本地教育丰富为能栽培出更多沈望傅的肥沃土壤。

在某种意义上,沈望傅属于主流教育体制外的“野生”产物,更多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少许运气,取得罕见的辉煌成就。这也表明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不能仅由学校肩负。建国以来所积累的丰厚资源,让我们能够打破成规,用更多元的视角来审视教育和定义成功,也能更关注传统教育不易兼顾的不羁人物。因此,在教育事业上尊重民间自主空间,让更多恰逢其时的野生硕果横空出世,也不失为“教育4.0”的愿景之一。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