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维护传统文化也应顺应时代潮流

华族在传统节庆日期间,一些人会比较关注文化传统的传承现象,但在仪式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世代间能否做到心灵的沟通与体谅。(何家俊摄)
华族在传统节庆日期间,一些人会比较关注文化传统的传承现象,但在仪式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世代间能否做到心灵的沟通与体谅。(何家俊摄)

字体大小:

今年是冠病疫情发生以来,国人第一次可以完全不受人数限制参与农历新年的各种活动,包括团圆饭、拜年和春到河畔等等,每个家庭再一次回到疫情前的团聚,相信很多人都更能体会和珍惜亲情关系,尤其是有大家庭的人。但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也有更多来自年轻世代的不同声音,对这种传统大团聚的仪式觉得无感甚至反感,他们主要是觉得与很多亲戚、特别是长辈一年一次的见面,往往话不投机,一些则可能不想应对涉及个人隐私的种种“询问”和关切,而抗拒拜年,或勉为其难走过场。与此同时,现代社会高度网络化所带来的娱乐与虚拟社交圈,也使得传统面对面的亲情联谊,意义日益减低。

千禧年前后出生的“互联网原住民”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在思想观念乃至行为上,他们广泛受到来自各方面网络世界的影响,加上母语文能力普遍仅能应用于日常,或者不懂方言而难以有效沟通,与年长国人对观念中“传统”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年长者在面对年轻世代看待传统文化与习俗方面,不能忽视的观念落差,对于他们无须给予过多的压力,更不必为此影响家族亲情关系。

华族在传统节庆日期间,一些人会比较关注文化传统的传承现象,但在仪式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世代间能否做到心灵的沟通与体谅,包括世代之间语言与观念的隔阂,对婚育等时代课题想法上的巨大落差。这些问题不应造成家族亲人间情感的疏离。

语文程度固然影响对文化的看法,在华语文快速简化与浅化的本地现实中,要有效延续思想观念上的传统或习惯,越来越不容易。这或许也是高度国际化社会的必然现象,华族或其他族群都面对传统观念必须改变的趋势,包括一些仪式、习俗、惯例,例如祭拜方式、燃烧冥纸等等,乃至家族晚辈中的异族通婚、信仰转换、移民国外,都可以是变化的因子。再有一个现象是伴随小家庭化乃至原子化的个人在财务等方面更加独立自主,大家族的许多传统和行为模式早已流失或改变许多。

上一代与下一代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家族情感的认知上,不必为仪式或其他观念情绪的差异而受影响。固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些家族成员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但家庭或家族关系始终是本地社会最重视的价值,也是很多社会政策的基础。年轻世代能守住家族关系的基础,对长辈讲究礼貌与尊重;年长者多体恤年轻世代的各种差异,才能维系家族的关系,避免平时已经少来往的亲戚关系,因为长辈故去而进一步中断。

这一“家族谱系”在本地的根基从四五代到八九代,是我国华族历史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若随着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故去而广泛中断或难以衔接,可能导致我国整体华族社群出现某种失根现象,对于由个别家庭组成的族群根源的了解,更可能出现断层。族群历史的广泛断层,则不利于社会意识的凝聚力与认同感。

至于个别家庭如何或能否延续传统文化与母语文的学习,一方面有赖于年轻世代对这一问题的体会与意识,另一方面也要看全社会最终能营造什么样的氛围。

传统文化习俗和观念迅速变迁,是国际化城市不可避免的趋势,特别是一些传承多代的仪式性小传统,面对世代变迁与商业化等潮流,难免遭到冲刷、扭曲甚至走向没落消亡。其维系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仰赖家族关系的健全,家族关系则有赖成员间对时代潮流与时并进的认知与谅解。本地华族如能坚持下一代华语文的学习与保存,则不仅有利于不同世代更强的沟通与观念传承,也有助于文化思想等大传统的延续。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