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乐团酷玩乐队(Coldplay)明年1月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开大型演唱会。它原订演出四场,20万张门票在五个小时内售罄。主办单位决定加演两场,反应依然热烈。
与此同时,美国流行音乐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明年3月到新加坡开演唱会。她在亚洲的巡回演出中,只到日本及新加坡。预售门票在7月5日才开卖,但主办单位已将演出从原订的三场增加至六场。
除了西方的歌手,来自香港有“歌神”之称的张学友,于7月在新加坡开唱。门票开卖后反应热烈,演唱会从原本的六场加开至九场,依旧有歌迷没抢到门票。主办当局“徇众要求”,“终极加场”两场,总共是11场。
新加坡在2022年4月底解除超过1000人大型活动的人数限制后,不少外来著名歌手陆续到本地开演唱会。据业内人士反映,购票者有不少是来自外国的粉丝,他们不仅来看演出,也顺道在新加坡消费。
冠病疫情期间积累的郁闷,推动了后疫情的报复性消费,演唱会旅游业成为我国的一个发展亮点。大型演唱会不仅为主办团体及歌手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也在短时间内聚焦海量客流,带动我国的酒店餐饮业、零售业以及交通业。
截至今年5月,我国的非石油出口以及制造业产值,双双连续萎缩八个月。另一方面,旅游相关行业包括航空及酒店业,则受惠于后疫情的报复性消费。旅游业占我国经济的比重固然比制造业或出口贸易低,但是后疫情的服务业增长,有助于抵消经济下滑的部分冲击。旅游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
我国缺乏奇山异水,吸引游客的景点不多。因此,新加坡旅游局不遗余力,发掘及创造旅游业的新亮点,以弥补天然景点的缺失。在2008年,我国开始举办世界一级方程式F1大奖赛;在2010年,我国的两家综合度假胜地开始营业,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两年多的冠病疫情以及人流限制措施,重创旅游业。虽然政府发放免费的旅游券给国人以鼓励国内旅游,但对旅游业而言仅是杯水车薪。尽管旅游业目前正在快速复苏,但旅客人数要回到疫情前的水平,还须要更多的努力。
后疫情的旅游生态,与疫情前有所不同。疫情期间线上会议的普及化,削弱了疫情后会展旅游的发展潜能。我国的旅游业有必要依附于本身的优势,持续寻找及发展新的旅游亮点。
东西方著名歌手选择在本地开演唱会,并吸引海外粉丝到此追星,说明了我国在发展演唱会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虽然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岛的人口不多,单靠我国的粉丝难以支撑大型演唱会,但是我国的地理位置以及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使海外粉丝更愿到此追星,从而吸引更多世界级的歌手到此表演,又能进一步提高新加坡的国际口碑。
以2022年在我国举办的F1大奖赛为例,在三天内举行的赛事吸引了30万2000人观赛,其中49%来自海外。他们大多属于高端消费的旅客。
其次,我国的开放政策及良好治安的口碑,有利于演唱会旅游业的发展。在一些国家,由于政治或宗教等原因,对流行音乐演唱会有诸多限制,使主办团体及歌手裹足不前。此外,涉及数万名观众的大型演唱会,人群的管控及观众的安全至关重要。在举办大型活动方面,新加坡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演唱会旅游业红火,归功于后疫情的报复性消费。当消费回归正常后,这股势头是否能持续,仍有待观察。即便如此,冠病疫情及防疫措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旅游业应因时制宜,把握疫情后的契机,发掘及创造更多新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