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国计划在2014年由时任总理李显龙宣布推出,当时的目标是建设数码能力和鼓励国人使用科技。目前,我国的数码基础设施名列全球第一,99%政府服务可在线上完成,也有99%的家庭有网络连接。新加坡完成智慧国1.0的目标。
科技正迅速发展,如今的数码景观和10年前大不相同,尤其是在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后,改变数码化的应用场景。新加坡凭先行者的优势,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科技,并作出巨额的投入。
黄循财总理10月1日在榜鹅数码园区宣布推出智慧国2.0计划。他指出,在下阶段的数码发展中,我国将集中精力,更有效地应用科技做出改变,并推进数码经济,提升企业和劳动力的素质。
智慧国2.0聚焦信任、社区和成长三大主要目标,以提高个人与企业对使用数码科技的信心。在社区方面,政府将协助更多人提升数码技能。它也将成立网络安全与保障机构,快速处理网络霸凌事件。同时,政府将在明年推出新的数码基础设施法案,以加强数码服务的韧性和安全。
自2019年以来,政府在人工智能的研发项目上,投入超过5亿元。在智慧国2.0计划下,它将拨款1亿2000万元,在先进材料研究、生物医学等领域,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此外,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将与教育部推出智慧国教育专才计划,培养具前沿数码知识的教学人才,以提高学生的数码技能。
黄总理指出,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国人沟通的主要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科技将对国人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他说:“前方有巨大的机遇,但也有新的不确定因素和挑战。”他警惕,科技若被滥用,可能分化和瓦解信任。
智能手机和社媒的普及化,固然带来不少便利,但也产生许多新问题。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使人人自危,并动摇一些人对数码安全的信心。调查显示,新加坡是全球网络诈骗案件中,人均损失最高的国家。除了个人被诈骗,企业也深受网络勒索的威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相信通过深伪技术诈骗的案件会急速增加。
其次,过度使用手机加剧我国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卫生学院的调查显示,约有30%介于15岁至65岁的国人,出现手机使用不当的问题,其中介于15岁至21岁的青少年中,高达46%有这个问题。他们过度依赖手机以及花费过多时间在滑手机,一旦手机不在手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是肢体不舒服以及无法专心上课。
另一方面,手机及社媒的普及化,使数码科技使用者面对网络霸凌与有害内容的风险。数码部在今年4月份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国人在使用社媒时会接触到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比去年增加约一成。此外,网民接触到的煽动种族或宗教紧张情绪,以及相关的暴力内容显著增加。
数码科技的卖点是为人们带来便利,但是企业与政府机关通过数码化,简化工作程序与削减营运开支,却为一些对数码科技使用有恐惧或疑虑的国人带来不便与焦虑,并提高他们的交易成本。很多跟不上数码化步伐的国人,特别是年长者,对于无现金交易、电子自助点餐等日常生活新现象无所适从,生活品质反而因数码化而下降。
在智慧国2.0计划中,政府表示将继续保留关键的实体服务,照顾有需要的人,可说是对这个群体的国人的一个重要承诺。
银行数码化后,大量削减分行数目,使顾客在使用实体银行服务时,需要花费更多轮候时间;许多公司因数码化淘汰纸张,原本获得免费的纸本文件者,在数码化之后必须支付处理纸本文件的费用;企业与政府机关使用机器人提供客户电话服务,不仅失去人与人互动的温度,也经常答非所问。尤有甚者,数码平台的语言大多是英文,不谙英文的国人,被数码化的潮流越冲越远。
数码科技带来的问题,不是新加坡独有的,而是全球面对的挑战。不同的是,我国的数码化进程比较快,问题也较突出。在赶搭数码化的快车之际,有必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避免受科技奴役。
尽管面对种种问题与风险,数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在推进智慧国的愿景时,有必要持续加强数码基础设施的韧性以及国人的数码技能,包括识别有害内容与诈骗的能力。在法律框架上,有必要未雨绸缪,减少数码化对国人的负面冲击。当国人与企业真正感受到数码化的好处时,智慧国就能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