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机场集团在未来六年将投入30亿元优化设施和服务,协助机场保持竞争力和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旅行需求。为了应付这项庞大开支,它将分阶段调高离境旅客的机场税,以及航空公司的客机降陆、停泊和登机桥费用。
新加坡民航局和樟宜机场集团11月7日在记者会上指出,明年动工的第五搭客大厦,要到2030年代中期才投入运作。在这之前,我国须扩大现有搭客大厦的客容量,提升现有基础设施,包括翻新第三搭客大厦、改善高架列车系统,以及增加停机设施。
目前,樟宜机场四个搭客大厦的总客容量每年达9000万人次。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它接待约6590万人次,乘客量预计今年可恢复至冠病疫情前的6830万人次。在接下来五年,整体客运预计将逼近客容量。若到时才进行翻新,会影响机场运作。
樟宜机场享誉全球,在全球最佳机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卡塔尔的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航空业竞争激烈,樟宜机场集团持续作出巨额投资,以保持领先地位。过去10年里,即使在冠病疫情期间,它建造新的第四搭客大厦,扩大第一和第二搭客大厦,以及增加自助登机亭和停机位设施。
民航局和樟宜机场集团指出,这一轮的机场收费上调,除了用来改善和更新现有搭客大厦的设施与服务,及应对运作成本上涨,也收回在疫情期间作出的部分投资。
目前,从樟宜机场离境的旅客须支付的机场税及服务费是65.20元。这个价位将持续至2026年。到了2027年,它将上调5元,达70.20元,并在接下来三年每年增加3元。在2030年全面调整后,它将达79.20元,比目前高出21%。
另一方面,从明年4月起,转机和过境旅客须支付的机场服务费,每年上调3元,之后三年每年调高1元。到了2030年,他们须支付的费用将从目前的9元增至21元,增幅约133%。
同时,航空公司须支付的客机降陆、停泊和登机桥费用也在未来六年逐步上调。在全面调整后,窄体飞机每次降陆的收费,从目前的1200元上调至1725元;宽体飞机的收费则从3600元上涨至5040元。
航空业分析员指出,樟宜机场的服务费与征税比区域其他机场高出许多。香港机场的相关收费相当于45至60元,视机舱座位等级与飞行距离而定;首尔是24元;曼谷30元;而较远的中东迪拜机场是45元。
机场服务费提高,最终将反映在机票价格上。不过,樟宜机场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它的价格,而是它所提供的快速通关服务、区域与国际的联通性,以及旅客的体验。业者与消费者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换取优质的服务与通关效率。
即便如此,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重业者的营运成本以及消费者的负担,使他们对收费或价格更为敏感。虽然航空需求持续提高,但本区域的多个机场都在扩容,竞争将更为激烈。樟宜机场须确保收费的调涨及溢价的幅度,不会导致旅客与航空公司转向其他机场。
要保持航空枢纽的地位,樟宜机场就必须持续投资于基础建设。樟宜机场集团是财政部全资拥有的企业,在截至今年3月底财政年的全年可归属股东净利达4亿3000万元,比前个财政年的3300万元高出许多,显示后疫情年代的强劲复苏。这为它提供更大的空间,应付基建投资的开支。
有市场人士认为,樟宜机场集团及港务集团是我国交通业的两颗明珠,应推向本地股市上市,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支付基础建设。这可使两家企业在收费上更具竞争力,也可激活本地萎靡不振的股市,收取一箭双雕之效。
机场与海港是我国的战略资产,它们在联通新加坡与国际社会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高效率的服务,使业者与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然而,这个溢价并非理所当然。在收费方面,有必要留意业者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与意愿,并随时作出快速的调整,以维护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