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世界发起的关税战仍在如火如荼展开。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对世界贸易的负面效应也在持续发酵,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就业市场都无可避免地被波及。由于局势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致使本地部分企业对招聘持较谨慎态度,一些应届大专毕业生因此面对求职困难的问题。
不过,外交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颜晓芳指出,尽管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本地就业市场目前仍然稳定,她因此呼吁毕业生保持乐观,并尽量扩大求职范围。颜晓芳星期三(7月9日)在共和理工学院,就目前就业前景同一群理工生和毕业生交流后告诉媒体,政府正密切关注就业形势,接下来若有必要,不排除推出额外援助措施,支持年轻人就业。
今年5月,领导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的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就已表示,政府正从多方面着手,应对人们对就业方面的关切,包括与大企业携手,为本地雇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协助,以及加强在职员工的培训与技能提升。
在昨天(7月10日)举行的记者会上,经济韧性小组成员、人力部长陈诗龙医生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应。他透露,政府自今年4月以来,与逾3000名各界人士交流后发现,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当前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开启职业生涯,普遍感到焦虑与不安。他保证,政府会提供相关支持措施。部长也透露,截至2025年6月,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1.9%,高于去年同期的47.9%,显示就业情况略有改善。
关税战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仍然是个进行式,但就业市场从去年起确实已出现缓慢迹象。五所理工学院今年1月公布的2024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87.5%毕业生在毕业或完成全职国民服役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年比下滑5.2个百分点。五所公立大学2月公布2024年就业调查显示,去年毕业生全职就业率连续两年下降至79.5%,比前一年低4.6个百分点。精深技能发展局于5月发布的调查则显示,前年至去年毕业的私校大专生中,仅46.4%在毕业半年内找到全职工作,比之前一届毕业生的全职就业率,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截至目前为止,就业市场所受到的冲击仍没有冠病疫情时大。受疫情冲击,2020年毕业的大学生全职就业率一度下滑11.9个百分点,只有69.8%在毕业的六个月内找到全职工作,远低于上一年的81.7%。更多毕业生从事兼职或临时工。在疫情消退后,情况迅速改善。但在目前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氛围笼罩下,有些应届大专毕业生感到焦虑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面对关税战、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如人工智能科技的应用)等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整体来说,我国经济仍具备韧性。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局去年仍吸引到135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承诺,它们主要来自半导体、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和绿色经济等行业。有源源不断的外来投资,就能继续制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面对不明朗的经济前景,大专毕业生可以期待来自政府、大专学府、全国职总和雇主等多方面的协助,如各大专学府已加强就业辅导服务,协助毕业生寻找方向;劳动力发展局也推出“北极星”(Polaris)职业辅导计划。但和冠病疫情来袭一样,面对这一逆境也是大专生的又一次韧性考验。
自强不息和灵活应变是我国大专生应有的素质。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除了应付短期经济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外,更多的人也应开拓视野,把目光投射到新加坡以外的广大市场,勇于到海外打拼,而不应只局限在国内。新加坡是许多外来大企业的区域总部,这些企业以我国为立足点,目的是要把生意辐射到整个地区。这也为国人提供向外发展事业的机会,年轻人尤应捉住这类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