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出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年度研讨会,并回答与会者提出的涉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特别是当前加沙局势的尖锐问题。这场对话会凸显的是,就外交政策公开理性的讨论,能促进国人对国家利益的了解,有助于凝聚共识。尽管政府一再重申我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部分国人仍然持有不同看法,并希望政府有所行动。

巴勒斯坦课题复杂多端,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支持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相关决议,通过谈判达成两国方案,并认为这是全面、公平且长期解决以巴冲突的唯一可行方式。新加坡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拥有家园的权利,也表明会在适当时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但这取决于三大条件:有实际领土、人口和可实际运作的政府。目前三者都不具备。

在对话会上出现的问题包括:为什么不在现阶段承认巴勒斯坦国?为什么不降低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甚或断交?毫无疑问,对一般人而言,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各国的做法也不一样。因此,国人有不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这须要政府耐心解释政策,并通过适当场合与持不同意见者理性讨论,让大家更加理解和信服政府的政策。与此同时,国人也应该竭力摒弃情绪反应,从国家利益出发,更加深入和全面了解相关课题。

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超过14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最近,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也要承认巴勒斯坦国。自以哈战争爆发以来,也有好些国家陆续宣布和以色列断交,包括玻利维亚、伯利兹、哥伦比亚、尼加拉瓜、土耳其等,另一些国家如巴林、乍得、智利、洪都拉斯、约旦等则召回驻以大使。

值得探讨的是,这些动作是否对改变现实起到作用?是否真的对巴勒斯坦人有帮助?解决以巴问题的真正关键在哪里?尚穆根对这些问题的阐述都很值得国人参考。残酷的现实是,各国都优先考虑国家利益,承认巴国不过是“作秀”式的动作。没有可实际运作的(巴勒斯坦)政府、没有可行的两国解决方案,即连西岸也是在以色列实际掌控之下,无论是承认巴勒斯坦国还是与以色列断交,都于事无补,贸然与一国断交,更不符合新加坡的国家利益。

尚穆根也道出一个关键现实,美国也许是唯一能改变以色列行动方向的国家,但不论是民主党或共和党执政,都没有做出什么实质行动,改变中东的地缘政治。美国对中东的本国利益考量若不改变,其他国家又能奈何?

但正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国际关系是变动不居的,何况国际地缘政治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动。中东局势不可能一成不变,以色列本身的政局也可能发生变化。其他国家眼前也许难以改变局面或改变美国的立场,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欧洲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国时,至少在国际舆论上,以色列将成为国际弃儿。尽管它现在的军事实力强大,却会非常孤立,并失去原本可以同其他阿拉伯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宝贵契机。

以色列和美国终须认识到,只有两国方案最符合以色列长远的国家利益。美国也必须认识到,虽然它国力雄厚,但若一味偏袒穷兵黩武的以色列,自身也得付出国际影响力削弱的代价。两国方案现在看来无望,但只要各国能像新加坡一样,做出实质努力帮助巴勒斯坦人,同时大力劝和促谈,未必不会在未来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