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接掌国防部后,于9月初首次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化体系正在分崩离析、各国面对的经济不确定与不安全感都在上涨。面对当前的局势,新加坡必须有立场,保持成功和提供价值,才能与各国保持关联,由此减少被迫选边的风险。他形象地指出:“选边站就是靠边站,靠边站就得选边站。”由此引申,新加坡要保持成功和提供价值,首先必须确保内部团结和谐,对国家利益有基本共识,才能一致对外。

新加坡建国历史表明,自主把握国家命运是作为小国必须坚持的原则。当年很多人都觉得,缺乏腹地的新加坡无法独立生存发展。然而,在仰人鼻息或自我把握命运之间,新加坡毅然选择充满艰难挑战的未知之路。新加坡的生存并无任何保障,成功更只是愿景。凭借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建国一代迎难而上,奠定发展的坚实基础。他们明白,作为小岛国,新加坡必须做出成绩来证明自身价值,同时在和国际社会打交道时,清楚国家利益何在,避免沦为大国棋子。

国家利益的根本在于拥有主体性,能根据条件变化持续定义自身利益,再用各种方式保护和推动国家利益。新加坡通过二战结束后的殖民地独立潮与联合国体制,以及冷战期间开始的经济全球化,逐渐站稳脚跟,并从后冷战期间的和平红利,建立国际口碑。这个结果并非必然,而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对世界大势有清醒的判断。这也要求公民对国际形势有明确的认识,不受外来舆论的操纵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永远把新加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支持国家的外交政策。

以国防政策为例,面对全球性风险加剧、战争形态迅速改变,加上人口老龄化这三重挑战,新加坡着眼于长期的能力建设,有系统的前瞻性准备,让我们能低调而自信地应对各种形势变化。因此,维持与美国等西方世界的关系,确保军事科技共享,是重要国家利益。这种关系不单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更依靠经年累月合作所累积的互信,以及新加坡在发展之后为合作带来增值的能力。这种政策和方向的稳定性,让新加坡得到合作伙伴的尊重,也让合作关系更为稳固。

在经贸领域,新加坡必须重视和中国的合作,因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亚洲巨邻,是所有区域国家都无法忽视的地缘政治现实。新中关系与时俱进,从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都在对外合作中为新加坡企业开创机会,这同样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正因为有国家利益作为指引,新加坡在大国博弈棋盘上才能不当他人棋子,走自己的路。随着后冷战和平红利逐渐耗尽,作为历史常态的丛林法则再度冒起,国人更有必要随时捍卫新加坡的国家利益。

一个崭新且必然的现象是,建国历史记忆随一代人淡去,更多国人接受更高教育,参与政策讨论的意愿更为积极。这是正常和必要的发展,毕竟民主国家的公民有议政的义务,不能把决策责任推给肉食者谋之。但前提在于议政前的知识准备和政治觉悟。互联网时代让世界动态随时出现于手机屏幕,外来局势对国民情绪的影响日益显著,对从政者引为己用的诱惑也更大。共同的国家利益和党派利益之间的张力,于是成为新加坡内部维持团结共识的新挑战。

陈振声强调新加坡避免选边站,并不代表我们就缺乏应有的立场。就不同课题根据对国家利益的判断,新加坡一直都态度明确。要做到不选边,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准备承担必要代价的坚强政治意志。移动社媒时代意味着外部认知作战的威胁来自四面八方又无时不在,国人须时刻警惕,勿被各种刻意的情绪操弄手段左右,要重视内部团结稳定,防止外来分化,坚持自主决定国家命运。这是新加坡的建国精神,也是小国未来生存发展不能偏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