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领导人10月30日于韩国釜山举行峰会,同意贸易战休兵,各界虽然都松了一口气,但也明白这只是阶段性妥协,并没有真正化解双边关系的深层矛盾。白宫于11月1日发表声明,透露更多的会谈共识,印证了这一观察。声明显示中国的让步,比之前媒体报道的更多。白宫似乎意图锁定协商结果,而北京至今还没有对声明表态。其他迹象如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2日就峰会没有触及的台湾问题发出警告,以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同日指中国并非可靠合作伙伴,显示美中仍然缺失互信。
从白宫的声明不难看出,美国最在意的是中国的稀土管控。声明着重宣称中国不但同意中止10月9日公布的全球性稀土管理措施,更同意取消今年4月以及2022年10月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这似乎有意先将中国一军,因为负责对华贸易谈判的贝森特随后表明,若中国出尔反尔,美国会提高关税反制。他说:“中国垄断稀土市场,而且有证据证明,他们有时不是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国的稀土管制暴露美国的对华依赖,以及断然与剧烈脱钩的不可行。
另一个反映稀土是美国软肋的证据,是白宫声明还特地强调特朗普的亚洲行取得成功,突出美国与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签订矿产协议,所透露的情绪是对中国稀土管控的忌惮和亡羊补牢之举。有分析指出,中国打出稀土牌震慑美国和西方阵营,但随着时间推移,效应可能递减,且加速西方阵营对华贸易的去风险步伐。贝森特就表明,美国将在24个月内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证实本轮峰会所达成的只是阶段性贸易战休兵。
白宫声明也试图表明,美国的贸易施压成功迫使中国让步。声明透露,中国除了同意中止3月4日公布的对美农产品关税,还同意在年底前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从2026年接连三年进口每年2500万吨美国大豆,以及高粱等其他农产品。北京已经意识到特朗普在明年的国会中期选举需要几个农业州的政治支持,所以拿捏住大豆等农产品贸易作为谈判筹码。虽然特朗普宣称中国同意查禁芬太尼出口美国,所以降低10个百分点的芬太尼关税,但中国在农产品的让步,似乎才是对价关系。
美中釜山峰会并没有触及台湾课题。与贸易课题相比,台湾涉及双方的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妥协让步的空间不大。这或表明美中都有意缓解贸易战所导致的紧张关系,避免对立情绪持续升温。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10月31日在吉隆坡首次与中国防长董军举行面对面会晤,强调美国不寻求冲突,但将继续坚定捍卫并拥有在地区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在吉隆坡峰会期间,赫格塞斯分别和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推进军事合作计划,项庄舞剑之意昭然若揭。
因此,美中釜山峰会的成果固然防止双边关系恶化,然而也不能高估,因为双方虽暂时为紧张氛围降温,但关系的基调仍然是互信匮乏,美国也没有放缓针对中国的各种压制举措。特朗普就对媒体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清楚攻打台湾会面临什么“后果”。虽然白宫声明宣布,荷兰晶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工厂将恢复出货,惠及全球汽车制造商,可是特朗普却坚持不让中国取得英伟达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晶片,显示防范力度没有放松。这意味着两国关系后续仍然不排除会生变。
美中关系是决定国际形势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双方明里都营造积极氛围,且难能可贵地达致长达一年的休兵期,两国并没能恢复基本互信,意味着世界局势依然无法稳定。区域国家在努力维系多边与自贸体系之际,因而不能忽视在安全领域所存在的风险,以及认清结构性矛盾依然未解的现实,时刻关注美中关系走势,未雨绸缪。北京若针对白宫声明做出回应,或许正是观察下一步发展的风向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