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早报》6月14日的一篇报道《移植手术因疫情喊停 去年器官捐赠减少》,本地2020年的器官捐赠总数量下滑。活体肾脏移植手术由2019年的56起减少至2020年的31起,而逝世肾脏移植手术则由2019年的33起减少至2020年的15起。对于统计出的2020年肾脏等候移植名单上的340名病人而言,这意味着我国去年只有13%的病人可以通过肾脏移植重获新生。

肾脏捐赠全年减少,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国仍然与冠病疫情对抗,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一个极为迫切又令人关切的课题。为什么国人在活体肾脏捐赠方面总是望而却步?是什么阻止了健康的人挺身而出捐赠自己的肾脏?又是什么让肾衰竭病人对于接受活体肾脏移植手术犹豫不决呢?

活体肾脏手术不是一项小手术,捐赠者和受益者在考虑是否进行手术前,必定经历一段过程,其中包括各种心理挣扎。由于对肾脏移植的整个过程知之甚少,人们往往会担心移植手术的风险和费用,以及对日后健康所带来的影响;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以及所涉及的护理和药物治疗,也是必须慎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