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关注年轻人和疫情中的心理健康

立化中学外,公众为逝者献花。(海峡时报档案照)
立化中学外,公众为逝者献花。(海峡时报档案照)

字体大小:

最近发生的校园凶杀案让各界对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议论纷纷。许多人对于学生们面对的压力感到担忧,并呼吁学校和家长多关心及留意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免再发生任何悲剧。

压力是许多精神疾病的根源,抑郁症(depression)就是常见的例子。读书压力和同学间的霸凌行为,往往导致一些反常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征兆。一个压力大的年轻人可能会开始出现紧张和情绪低落,有时也会有逃避和回避的表现。当压力超过了负荷的能力而没有被觉察和及时处理,反常的征兆很容易会极端化,导致自残、自杀和暴力的反社会行为。人们口中的反社会行为,往往就是精神病患者寻求帮助且畸形化的“哀嚎”。

压力虽然是精神疾病的其中一个开端,但不是唯一一个。精神疾病综合了遗传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也包括了情绪和思觉失调(或精神错乱,psychosis)等等的不同分类。抑郁症常常被拿来与自杀对等化,而忽略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等思觉失调的疾病(psychotic disorder)也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暴力伤害他人虽然是极端的反社会行为,但是自杀和自残其实才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比较常见的反常行为。精神疾病导致的不安情绪通常都是往自己宣泄的,而非向外人施暴。我们在讨论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时必须小心,不要把精神疾病患者妖魔化。我们也要反思自己是否把压力、自杀和抑郁症简单化了。压力可以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的开端,但先天的原因也必须考虑在内。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不都会暴力伤害他人,很多时候也和抑郁症患者一样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自杀。

正因为精神疾病复杂的表现,教师和家长更不容易判断一些精神疾病的初期症状(prodromal symptoms),导致疾病没能及时得到治疗。

心理卫生学院于2001年创立了初期精神错乱治疗计划(Early Psychosis Intervention Programme,简称EPIP)。EPIP针对16岁至40岁的初期精神错乱患者和16岁至30岁的高风险群进行检测和治疗,目前累积了20余年的经验。这样的计划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并扩大到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

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是,精神疾病是否有年轻化的趋势,而必须提早进行检测。此外,初期的症状是否可以更好地觉察出来,避免极端的行为发生。

这起校园惨案也给社会一个警示。一个在不良的心理环境成长的年轻人,在从学校进入社会时,会面临第二波的心灵冲击,潜伏在深处的症状很可能加倍放大。问题不会自己解决,只会随着时间越演越烈。

此外,在冠病疫情的阴影下,许多人在工作上受到莫大的精神压力。那些每天在前线奋斗的医护人员就是例子之一。我们是否要等到有事情发生,才来关心这些可能面临精神崩溃的社会人士?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