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年前退休后,加入一家小型建筑公司担任行政人员。开始工作不久后,冠病疫情暴发,客工宿舍疫情严峻,工人留在宿舍里隔离不能开工。
到今年,疫情逐步稳定下来。然而,不少建筑工人回国后无法前来新加坡复工,例如印度籍的建筑工人,因为政府从今年初,开始收紧了客工来新工作的政策。
这期间,我公司的工人从60人减少到35人。人手减少,工程成本上升,公司穷于应付,束手无策。
一、工人每个月都得加薪,若公司不依从,他们就会跳槽到其他公司。
二、公司保留已回国工人的工作准证,每月继续缴付外籍劳工税,希望一开放边境后,工人容易回来复工。然而,劳工税只能回扣60天。有几个工人今年5月回印度,公司基于以上原因,不敢取消他们的工作准证。
三、公司也保留工人在客工宿舍的床位,每月继续交宿舍费,只盼望他们能早日回来开工。
四、最近公司有20个住在北海岸宿舍(North Coast Lodge)的工人,因与确诊客工密切接触,须从8月24日起至9月7日在酒店隔离。工人的这次隔离对工程进度影响颇大,公司须继续支付他们的底薪,当局给予的14天劳工税回扣,也不足以抵消他们的工资。
五、工人少了,但公司仍得应付几个紧急的工程,老板不眠不休加入赶工。很不幸地,老板8月2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工地不支倒地送院,31日才勉强出院。
六、有两个工人原本要回国结婚,受这14天隔离影响而未能成行。他们很不高兴,心情大受影响,但公司也无可奈何。
最近建筑公司Greatearth因周转不灵而宣布破产,申请清盘,我能体会当中的苦楚和进退两难。若疫情恶化,建筑业继续这样走走停停,前景堪忧,而且受影响的不只是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等,银行业、工人、家庭等也会受影响。建筑公司清盘所引起的骨牌效应显而易见。
但愿政府为建筑业的前景三思,早日放宽客工入境管制,像Greatearth清盘这样的新闻不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