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前,每逢新年,我和家人或在新加坡聚餐,或随父母返马来西亚老家拜年。年年火树银花、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今年最是特别。除夕之前,本地冠病确诊人数一度飙升到5000多人,与我同住的继父也染冠病。
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医疗发达、疫情管控高效的国家。继父从确诊到自我隔离的整个流程,令我反思我国的疫情管控措施。由于父母年迈,母亲患有糖尿病,我确实有点担忧。然而,这些顾虑随着时间流逝而渐渐飘散。
这次经历让我观察到我国自我隔离的流程简洁统一,并且浅白易懂。患有轻微症状的病患居家隔离,确保医院避免不胜负荷的情况。
继父在邻近诊所确诊后,卫生部发出的信息简单明了。回答几个问题、输入直属家人联系号码,便是自我隔离的开始。信息中也附上网络问诊的链接以及检测仪派发机位置。相信吸取了早期经验后,流程已大有改善,大大减轻患者与家属的焦虑。我想,免费的检测仪也能加强自我检测的积极性。
政府通过不同媒介的沟通取得大部分人民信任,几个数据尤令人欣慰。注射两剂疫苗的民众目前高达92%,我家中两老也已注射追加剂。我隔岸的亲友,有超过一半因为质疑疫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而选择不注射当地所提供的疫苗。
继父自我隔离之际,我立即将所有工作改为线上进行。我一开始相当质疑今年推出的新措施,家里有人确诊,其他家庭成员自我检测后若呈阴性,竟然还能自由活动?或许这也是好一部分人的疑虑,但数据着实安抚人心。一来,绝大多数国民已完成疫苗注射,有了一层基本保护;二来,连续检测一周,我和母亲的检测目前仍然呈阴性。
报道也指出,一般有确诊病例的家庭中,其他成员受感染的案例仅有10%。这令我坚信口罩、消毒液、社会责任感是这场战役的最佳武器。
抗疫小组根据数据不断调整方针,在生命与生计之间取得平衡。确诊人数虽不断飙升,但重症人数维持在可控范围内。我国死亡率远低于确诊人数相近的国家。这半年来,随着疫苗接种率大幅提高,疫情对生活和工作的干扰也逐渐降低。
没想到病毒在节庆之际悄悄登门拜访,让我一家体验到这特殊的农历新年,更让我反思两年来艰辛的抗疫旅程,让我心怀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