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价的关心已经是今日民众最主要的话题,读者来函很多,网络留言也非常热烈。
规模比较大的餐饮平台如连锁食阁,加收摊贩每个月两三百元的杂费,或许是想抵消额外的营运开支,但最终买单的往往是消费者,因为摊贩和租户,更多会选择转嫁成本。
所幸市场还有竞争机制,消费者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涨价行为做出回应,例如很多人就指出,可以改去价格比较合理的摊位或者商店消费。
市场力量其实可以有效调节价格,但如果消费者不做出选择,而是任凭自己的惯性行为驱使,那抱怨再多也没办法。
餐饮业涨价潮看来难以避免,除了货比三家,另一个应对的办法是自己学习烹饪。
在有些国家,市场的菜肉等食材价格较贵,自己烹煮未必比在外用餐节省很多。但在新加坡,自己煮食与在外用餐的价格差别就相当明显,只要时间允许,学习烹饪确实可以达到节约金钱的目的。过去两年,很多人学习制作糕点,除了在家时间更多,也因为自制糕点的本钱比买回来便宜,正说明本地材料是相对廉价的。这点在此时此刻值得认真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