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细读了由国家发展部、永续发展与环境部、贸易工业部、交通部和教育部五个部门制定的《新加坡2030年绿色发展蓝图》,心存感恩,感谢国家为后代的永续发展尽心力。绿色发展包括五方面:一是打造宜居和可持续的家园,以2020年的面积为准,增加自然公园面积50%以上。二是打造具有韧性的未来,包括对抗海平面上升危机;确保粮食安全以及提高自身食品供给能力。三是能源策略,推广洁净能源车辆、打造发展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希望到2030年,80%的新建筑成为超低能耗建筑;还有进一步发展绿色能源。四是绿色经济,创造新工作,推动经济增长。五是可持续生活,在公共领域首次设定碳排放目标;推出生态永续计划,减少家庭耗水量以及国民每人每天丢弃的填埋垃圾量等。
我对第五项可持续的生活最有感,因为是每个国民都可以参与的;这里也想对此作出反馈,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和关注。首先,各大小企业应提出方案,认真减少产品过度包装。说真的,以往我到日本旅游最欣赏的就是大和民族对于礼品的精美包装。可是,彼一时此一时,今天的我非常害怕看到物品过度包装;尤其是网上购物送达时,有时拆解的塑料包装堆起来真是一座小山啊!此外,过年过节的送礼包装也时常令人瞠目结舌,我时常因着圣诞节和年后的各种瓶瓶罐罐弃之可惜,留下来又无处存放,“鸡肋”心情油然而生。
其次,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全面教育国人如何回收各种垃圾。以笔者为例,我时常对着各种不同的垃圾一筹莫展。比如熏香的瓶子是木制的瓶口加上玻璃的罐子,这可以回收吗?如何回收?我家猫咪的肾病点滴医疗垃圾如何回收?网购后货品的塑料种类繁多,可以一并丢弃吗?冠病期间,有关部门通过公益广告,清楚传达了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卫生部也挂上有关网站供国人参考,而回收垃圾的正确方法,是否也可以通过对国人的教育,让我们更积极参与呢?
最后,就是购物时的赠品。不论到哪里购物,常会被询及是否愿意接受赠品,我总是大摇其头!个人认为,赠品是一种物资的浪费;在商言商的生意人或许认为这是对顾客的一种心意,但想想看,大家可能为了这点好处,拿了一个杯子、一副碗筷甚至一个环保袋,但家里却不缺这些东西,就是顺手拿。我记得刚成家时,就收集了不少赠品,结果这些物资被束之高阁,每隔三到五年都必须清理掉。我向商家们建议,不如效法一些企业采用积分制回馈客户,不但不浪费物资还能节约金钱,极好对吗?小小建议,望能抛砖引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