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食品包装标识规定放松了吗?

字体大小:

2020年我两度投函《食品生产地名不应被掩盖》以及《饮食包装须显示糖分含量》。近日到牛车水某中药店购买蒲公英和决明子时,发现很多食品包装有以下问题:一、包装上缺乏食材名称,只有“南北药材、京果海味、珠璜枣麝、参茸燕桂”等无关痛痒、含糊不清的字眼,到底里头是海味、药材还是其他东西?很容易被山寨货冒充。二、大部分药材包上不显示生产和失效日期。三、生产地竟然标识“大自然”。四、在收据上不显示买方所支付的金额和零钱退还数。

令人纳闷的是:新加坡食品局不再要求食品包装像过去一样显示“生产地、厂家、进口商名字”了吗?

上个月在媒体还看到“规范中医制度”的建议,食品局一旦放松对中药材的包装信息要求,不单无法规范,以下后果还可能破坏中医界声誉:一、采购药材的都是老弱病残人士,抵抗力极低,详细信息比普通食品更为重要,否则会增加家庭医护包袱、政府医疗津贴和医护人员需求。二、若责任浑浊不清,受害者会以“食品局监管失当”为由,向政府索赔。三、为黑心商家提供造假机会。四、缺乏药材名称的包装被不谙中医、粗心大意或外来员工放错位置而卖给病患,不出事才怪。五、在展开“3030愿景”时,土产和外来食品必须有鲜明识别,不让劣质外来货有机可趁,才能建立市民信心。尤其今后世界粮食危机趋于恶化,新加坡制造的食品可能会成为出口工业之一。

希望食品局一如往常,尽早澄清是否放宽了管制?以便提高消费者警惕。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