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老华校生的心声

字体大小:

读了12月3日《联合早报》言论版王彼得的文章《数码狂欢中的“苦”龄一族》,很是感动。文章说出我们的心声,尤其是老华校生。

我是名老华校生,英语不灵光,打电话给公共部门,我会先问对方会讲华语吗?如果对方说不会,我就说我的英语不好,但会尽力把要说的话说清楚。写电邮给公共部门,我用自己华文书写,再用手机软件翻译成英文,方便不会看华文的工作人员。

年轻时,上班第一天,主管问我是华校生还是英校生,我以生硬的英语承认,自己是个读“唐人册”的华校生。主管丢了份英文文件要我读,我结结巴巴地把文件读完。虽然受过奚落,倒也没有因此就发奋图强学好英语,多年来,说起英语依旧乡音不改。时日久了,我也加入沉默的一群。

其实,英语不灵光也不是世界末日,世界从不亏待我们。在没有讲好英语的日子里,我依然过得十分富足。

小学第一课“哥哥大弟弟小”教我长幼有序,对人尊重有礼。中学的中华文选课文“敬业乐业”激发我在烦躁的工作中,认识工作的意义及发掘乐趣。有了这些滋养,我在漫长服务组屋居民的工作里,始终如一,精神奕奕。

在官方机构工作,不谙英文是不行的。好在天下文章一大抄,平时我勤于收集公司对外书信的副本,这是我的“武功秘籍”,须要用时就移花接木稍做润饰,用在工作报告及起草的对外信件上。

和我同龄的老华校生,学好英语的如同多一双翅膀,没有学好的属于沉默一群。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英语不灵光的沉默一群,在打电话写电邮给公共部门时,能感觉自在的经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