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兴市镇或住宅区跟着地铁网络延伸到越来越远。专家在研究如何为市镇分类,着眼点之一是热门的组屋售价课题。人的住宅范围扩大到全岛几乎每个角落,一方面意味着城市的发达和宜居,人口越来越多,但分散而不显得拥挤;另一方面却令人疑惑会不会把人居的范围过度扩大,近些年来野生动物问题多起来,可能就与很多自然区域被开发有关。

环保与居住空间的平衡是一回事。另一件事是新兴市镇必须避免千篇一律。很多老区其实非常不一样,例如加东如切和中峇鲁大巴窑就非常不同。甚至很多人都感觉到,新加坡东部和西部有差别很大的风格乃至气质。

这些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更久时间逐步积累和沉淀出来的“味道”,无论是房屋、商店、食品、街道。过去人们聚居的地区不多,有时间沉淀出特色,现在在短时间内兴建那么多社区市镇,如果不在规划上意识到这点,未来很可能造成“一个新加坡”的划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