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本报交流和言论版有很多读者和作者参与讨论华文有关的课题,显示很多人关心母语的延续与发展。确实,年轻一代能不能或者愿不愿意在离开学校后持续接触、学习、掌握母语,让母语有机会在本地社会存活下去,是一个越来越令人不敢乐观的情况。

语文学习最需要的是环境,如果今天的年轻家长不再重视华文的学习,家庭中不再以华语文作为孩子最常使用的语文,那随着年长者逐渐退出人生舞台,新加坡华族的华语文能力剩下咿咿吖吖的日常沟通功能,也为时不远。

除了环境,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使用,常阅读、聆听、说唱和写作,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而使用的机会是自己找的。莱佛士书院中一生林子峻,去年在道南学校读小六时就给本报交流站投稿,除了华文表达能力不俗,他对问题的思考力也超越同龄生,令人欣喜。写作除了锻炼语文,也锻炼思考,相互促进。要不要掌握和精进母语文能力,不能一直停留在怪罪政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