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望傅在1999年底为了迎接千禧年,立下一个“毛骨悚然”的目标,要写“一本很特别的书”,而“它必须能刻骨铭心,永远保存下来,必须是一件仿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本着“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傻劲,在“不可能”的期限內(六个星期)完稿,1999年12月31日出版了中英文版的《来自旧千禧的乱想》。

这本别具一格的著作,当中还包括沈望傅以《逆水行舟》(Against the tide)为题的中英文演讲內容。其中他相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在《人活着为什么?》中提出了“成功是得到你所要的,快乐是要你所得到的”。他也反思“你一生中在追求什么?”说“生活就如登山”,而这就需要“自我实现”的推动力,从而“越是困难越向前”。

有关“成功的秘密”,他强调应该自已刻苦地去寻找,去发掘,才能把它们“內化”,化成己有。“成功的要素”则概括了天时、地利及人和。这当中就涉及IQ(聪明智商)、EQ(情绪智商)及AQ(逆境智商)三大理念。

自称是“科技痴”“华文痴”“新加坡痴”,同时也是不喜欢从事简易工作的沈望傅,本着“创新是一个使命、创新是一个理想、创新是一个梦”的信念,一生坚持创新并热衷于开发研究,可谓胡思乱想梦成真、不枉人间走一回。

我于2000年1月13日的《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优秀国民的好榜样》的文章,略述了当年沈望傅捐出200万元予弱势群体。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你可拥有所有的财富,但你的心却仍旧贫困。”总之,“慈善是好的,但好的动机却更为重要!”凡此种种,无不彰显了他的关怀与分享的宽阔胸襟与大爱精神。除此之外,他也不遗余力推动我国的艺术发展,为本地文艺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人道情怀。

逝者已矣!除了衷心赞赏与无限怀念,沈望傅更是你我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