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居者有其屋”计划惠及所有国人

为了让每一个国人头顶都有一片瓦,不至流浪街头居无定所,能安心工作,政府于1964年推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让国人能够拥有自己的房产,奠定政府组屋发展的长远基础和目标。(李冠卫摄)
为了让每一个国人头顶都有一片瓦,不至流浪街头居无定所,能安心工作,政府于1964年推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让国人能够拥有自己的房产,奠定政府组屋发展的长远基础和目标。(李冠卫摄)

字体大小:

殖民地时代,绝大多数国人都住在非法搭建、杂乱无章、环境卫生条件奇差无比的甘榜亚答屋或锌板屋,好多人挤在一起,容易传播疾病。有鉴于此,殖民地政府为了解决屋荒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便在1927年正式成立改良信托局,随后在中峇鲁兴建本地首批公共住屋,也就是政府组屋。之后,转由在1960年设立的建屋发展局负责兴建公共住屋。

为了让每一个国人头顶都有一片瓦,不至流浪街头居无定所,能安心工作,政府于1964年推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让国人能够拥有自己的房产,奠定政府组屋发展的长远基础和目标。

许多国人一开始都不习惯过组屋的生活,因为住组屋开销大也缺少甘榜温情。但是,为了国家的发展,甘榜纷纷让路,不习惯住组屋也得慢慢习惯。政府还在马林百列填海扩地,兴建多座组屋。由于靠近海边,有些人担心门框铁窗会生锈,不敢申请。我们于1975年住进了马林百列的三房式组屋。10多年后,我们才提升购买淡滨尼单层式执行共管公寓。

现代年轻人多数因为没经历吃苦的年代,都过惯安逸的生活,凡事没有顾虑太多,一组织家庭就想住进私人公寓。其实,住公寓负担很重,他们应该先申请组屋。住组屋有政府的津贴,比市场价格的私人公寓便宜许多。想组织家庭的年轻人,最理想的是申请四房式组屋,如果日后有两个孩子也无须搬迁,等收入增加了才考虑购买更大型的房产,这才是长远之策。

如今有七成以上的国人是住在组屋,拥有自己的房子。组屋是国人的一笔资产,年纪大了就可以通过“大屋换小屋”,或申请老人公寓,或把组屋剩余契约抵押给建屋局,换成生活费度过晚年的生活。

早期,单身者不可以购买组屋,除非与父母联名申请。由于时代变迁,不少国人迟婚或不婚,“居者有其屋”计划必须与时并进。今天,凡是35岁或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可以从转售组屋市场购买组屋。

我们的政治领导人不时强调,组屋应当是人人负担得起的房产。今天,住在租赁组屋的民众,也可以借助各项公共住屋计划和津贴购屋,圆了拥屋梦。

组屋是给符合条件的国人住的,倘若国人把组屋空置不住,把它当着是一项短期投资从中获利,就违背了“居者有其屋”计划,必须强制收回。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