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了逾30年的组屋参与了家居改进计划。第一天早上,8时之前已有一群人在我家门口准备开工。一名管工向我们交代一些事情后就走了。
我和妈妈就待在我房间里,不想干扰工作人员,心想如果要如厕的话,才到组屋楼下的公厕。不料,一会儿就有人敲门,要求我们出去,不能待在屋里,直至傍晚6时他们放工后才能回家。
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于是我们只能仓促地各自拿了一袋个人用品如钱包、手机和一瓶水,就急忙下楼去。我们只能穿着拖鞋,狼狈地到组屋楼下的桌椅坐着。
后来天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雨势逐渐转大。在这风雨交加的一天,组屋楼下的我们瑟缩着,匆忙之下雨伞和风衣都没带出来。到了傍晚时分,雨势稍微转小,我们沿着遮蓬到附近的咖啡店用晚餐。饱餐后,我们又回到组屋楼下坐着。一位邻居大叔经过看见我们,就叫我们到咖啡店喝杯热饮。我们说刚吃饱了,要等着上楼去。
我心里纳闷着,为何有关当局没事先通知我们,第一天不能待在家里,这样我们也有时间准备一些个人用品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希望当局日后能够改善动工前的沟通细节。
这两周以来,因为常坐在组屋楼下,我也结识了一些不曾见面的邻居。大家见面都会打个招呼,问候几句,给平静的邻里增添了和谐的气氛。不同国籍的客工也很友善,他们大多数敬业乐业,憨厚朴实,勤恳工作。
虽然这段日子以来,我们如厕不方便,得用楼下的公厕,但翻新后的住家厕所果真焕然一新。在此提醒使用组屋公厕的人,要记得自备厕纸和洗手液。有时厕纸用完了,也很不便。幸好我住在低楼层,有时就索性爬楼梯上下楼。不然,繁忙时间等电梯得等很久,因为客工需要使用电梯载送材料和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