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局4月18日发布文告,宣布从6月1日起,不归还托盘和餐具的食客,初犯者会收到书面警告;重犯者将接到罚单或被控上法庭。虽然有人赞同,反对者觉得政府多管闲事,连芝麻绿豆的小事也要立法干涉。
政府自2021年就已推广自动归还餐具,大多数民众都已经习惯。新加坡算是发达国家,国民应展现文明的水平,不管立法与否都应该自己归还餐具。一些旅客看到我们小贩中心的告示牌,都赞赏这样的安排,甚至也跟着这样做。我还见过一些人帮已经离开餐桌的陌生人,收拾他们遗留下来的碗盘。这种画面让人心情愉悦,也感恩自己身处这么和谐的社会。
当然偶尔也会碰到不讲理的食客,在用餐后不但没有清理桌面的碗盘,还把大量的垃圾丢在桌上,当有人上前对质时,还“义正辞严”地说法律没规定;有些还坚持要清洁工来整理,真叫人哑口无言。
立法真正要保护的是那些负责任的食客,让他们用餐的时候有更好的体验。试想想如果之前的食客吃完留下一桌垃圾就走了,你不帮忙收拾也不是,若等待清洁工处理,既浪费时间也影响用餐心情。如果我们都负责任自己清理,下一位用餐者就可以立刻享受美食,不是很好吗?
现在立法管制,面对一些不讲理的食客时,可合法要求他们自己收拾,保护我们的用餐权益。有人会说,应该面对罚款的是清洁工作的承包商。可是承包商一旦要加派人手来确保卫生,就一定会把成本转嫁到摊贩,摊贩也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当然承包商还是要履行他们的合约承诺。如果人人都遵纪守法,我们就可以享受环境干净、食物价格合理的饮食体验。
国家属于全国人民,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如果我们会确保自己家里的整洁卫生,到了外面用餐,为什么就非得搞得一片狼藉?立法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只要奉公守法,根本就不须要担心自己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