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通过技术提升本地蔬菜质量

字体大小:

媒体报道,本地的茂丰农场(ComCrop)采用自动化系统等高科技,打造四个混合式温室,将蔬菜的产量从原本的每年20公吨,增至每月20公吨。

消费者买蔬菜时,口感、新鲜度和营养成分是首要考量,这就须要靠科研人员和农场种植人员的紧密配合,探讨种植哪些蔬菜才能满足国人的需求。

需求量较低的蔬菜,应想办法改进种植方式,改善质量,否则就淘汰。毕竟没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就没有种植的经济效益。我曾经购买过外国生产的水耕青菜,外观虽然漂亮,但吃起来没有蔬菜应有的味道,之后就不会想再购买。

早前也有读者投函,提出本地生产的蔬菜,纤维粗糙、细嚼无味,而且也没有价格优势,不受消费者青睐。为了减少浪费,我们应只种植适合新加坡人口味,有市场需求的蔬菜。同时,也应注重如何保持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特别是叶菜的采摘、包装和运输方式。

我国应做出最大的努力,保障蔬菜品种的多样化,以及通过最新的技术,确保本地蔬菜的“质”与“量”具有市场竞争力,以及保持蔬菜的供应稳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