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视角

交流站:应谨慎思考教育改革

字体大小:

为了鼓励学生寻找学习的乐趣,减轻课业压力,政府在教育方面不断改革,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减轻对“分数”的重视,包括添加不计分测验、取消年中考试、把考试分数改成等级制。

不少学生与家长欢迎这些改革,认为可帮助减轻学生面对考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然而,我认为这些政策值得进一步商榷,避免矫枉过正。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掌握知识、技术与创新的想法,为步入职场打好基础。未来的世界将是变幻莫测的,就像考试一样,虽然有明确的范围,但考题经常都是“多变性”的,考验同学在掌握知识后能否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在考场上。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未来的社会里,“铁饭碗”的工作将越来越少,重要的是若被裁员,如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在别的行业。考试也是一种“试练场”,更何况考试是在已知内容范围内,未来职场中,突发事件却随时都会发生。

其二,取消考试并不会改变学生之间有差距的事实。如将求学的道路比喻为长途跨栏比赛,取消考试就相当于把一些跨栏去掉,但最终还是能轻易分出胜负,分出快慢。重要的是了解学习慢的学生,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避免差距进一步扩大。媒体曾报道,不少本地补习中心推出模拟考卷,代替教育部取消的年中考试,报名人数之多,说明家长仍认为,考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很重要。

不计分测验可以解决问题吗?不然,因为不计分测验容易被视为不太重要。对学生来说,分数仍在他们心里占据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希望改变这种想法,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计分考试,既然不影响最终的分数和等级,何必费功夫复习呢?同样的道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废除年中考试就能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至于如何能更轻松地学习,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就是考试压力造成的,未免有些片面。

最后,将分数改成等级制也没有必要。过往小学离校考试的总积分(T-score)制度,能体现个人在全国考生中的排位,是很公平的系统,不受考试难易度所影响。考生分数差,确实说明个人水平有待提升,与其掩耳盗铃,不如正面接受事实,找出问题并改进。现在的等级制度不再计算实质分数,认为考试不须要与别人对比,自我提升更重要。但考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衡量自己相对的水平吗?过去的系统似乎更为客观。

现代学生,缺乏在生活中学习面对挫折的机会,政策的制定不应过于强调学生面对的压力,过于松懈的学习环境,只会减弱学生的抗压性。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学生应能屡败屡战,方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