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蔬果都到哪儿去了?

字体大小:

本地的上班族,在外用餐已是常态,午餐甚至晚餐大都在外头解决。然而,不管面食、中西餐、印度、马来餐等,不是没有蔬果,就是分量极少,有的食物则非常咸。

卫生部一直在宣导国人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少糖少盐少油。我个人发现,日常饮品中,糖的控制还是相当到位的,但盐的控制与低钠盐的使用,还得继续努力加强。

日前在一家餐饮店买豆浆时,很高兴发现豆浆的含糖量明显减少;不少咖啡店现在把白糖放在桌上,让顾客按自己的需要添加。

本地食物向来偏咸,10多年前,陪一名湖南来的教授到东海岸小贩中心用餐时就已如此。她点肉脞面,尝第一口就觉得太咸,须用矿泉水稀释。日前我在勿洛小贩中心吃鱼圆面,也是一样得灌下一瓶水稀释咸味,但这样做并无法减少盐分的摄取量。

至于三餐必备的蔬果,翻阅营养均衡食谱查一查,每餐的蔬果应占一半,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则占另一半。然而,我们在外用餐时,一碗面里一般看不见一根菜,幸运的话能找到几根豆芽或半片菜叶。营养师说,我们每人每天应该吃400克到500克蔬菜。

希望保健促进局或其他卫生管理单位能够宣导、引导、鼓励本地小贩增加蔬果的分量,我们用餐时也应该有意识地要求甚至付多点钱增加蔬果的分量。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没有健康等于失去一切。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是正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