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调查,有48%的受访组屋屋主希望能提升至较大面积的组屋或私人住宅;希望提升到较大私宅的屋主占了27%。
住较大的私宅,生活就会变得更好吗?其实,我国独特的组屋,面积并不小,对小家庭而言,夫妇两人加一个孩子,一间四房式或五房式组屋,居住空间便绰绰有余。若以1000平方英尺计算,每人有约300平方英尺的空间,怎么会太小?
相反地,看看私宅,以公寓为例子,多数在1000平方英尺左右,不比四房式或五房式组屋大多少,但屋价却比向建屋发展局买的组屋贵上好几倍。之后的房地产税、维修费、管理费等开支更不容小觑。除非个人或家庭总收入可观,否则余生就是痛苦的负债人,生活怎能写意自在?
调查发现,有44%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组屋屋主,希望提升至较大间的私宅。若以35岁计算,这一群人或许收入丰厚,有足够资金应付之后的开支,但未来二三十年也许还得量入而出,没有住组屋的洒脱自在。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得失。
房子太大,打扫就很费时费力,这也是很多人大屋换小屋的原因之一。空出来的房间,有人不喜欢与外人共住,不愿意出租,但不租却白白空置,还得不时打扫。除非家里人口多,否则住得太大间更显空荡荡,无比冷清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