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篮球教练因涉嫌受贿,帮助学生进入名校而被调查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在小六会考即将来临,直接收生计划的面试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敏感时刻,这则新闻无异于一记重锤,砸在众多学子和家长的心上。
新加坡以清廉闻名。如今竟然爆出这样的新闻,笔者对此深感遗憾。这样的事情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笔者周围不乏从稚龄时期开始学习体育技能的孩子。家长最初的考量多是为了强身健体;随着孩子的成长,进入小学后,孩子技能的精进让不少人能进入校队,代表学校出战,为校争光。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中学的择校必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拥有一项精湛体育技能的孩子,多数会考虑通过直接收生计划,争取进入自己的理想中学。为了这个目标,在小六会考这一年,孩子往往加大训练量,同时必须兼顾四门考试学科的学习。他们的家长陪学习、陪训练,当司机全岛四处接送,大家甘之如饴,因为皆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现在爆出有教练可能涉及受贿,笔者为曾经被这样的操作所影响的学生感到唏嘘。
很多年前,笔者就从朋友口中听说,孩子找名校体育教练上私训课,当时的想法是孩子需要好的教练,而教练也为生计而忙碌,这是一举两得的正面做法。但这之中是否有漏洞,让人利用辅导孩子牟利,踩着灰色地带发财,值得我们深思。
我相信学生们都有刻苦训练,毕竟参加面试也是比个人技能,就算走后门,技术也不能太差。但是,如果教练利用职责之便,让收生的天平倾向金钱一方,对其他学生而言,公平公正何在?
直接收生计划选拔的对象是技能精湛的学生,被贿赂之手推离校门的学生当中,是否有被埋没的人才?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有,笔者深为那些孩子感到痛心。
笔者认为,从短期影响来看,本地学校每年举办的校际体育比赛,代表学校参赛的队员,是否真正是学校想招募的优秀队员,比赛结果是否受到影响?从长期影响来看,如果有家长用金钱为孩子买名额,这是否在告诉孩子“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认知?他们将来踏入社会,为人处事、思维方式以及遇到困难后的处理方式,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再往深处说,如果真有教练不当拿人钱财,是否想到他们已经改变了一些孩子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