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医疗消费,往往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掌控。主要的原因是,医疗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政府为了让人人都能负担得起,提供津贴与全民医保,但无意间却助长民众的医疗消费。
我国政府自2011年起增大医疗津贴,于2015年推出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计划,国家每年的医疗开支10年来从70亿元倍增到目前的170亿元,而且还会逐年大幅度地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年长人口越大,医疗需求越多,不但政府的津贴有增无减,全体国人将来须支付的医保保费,也会因医疗保险承担风险(索赔)的加大而步步高升。医疗开支的无限增加,势必影响国家与个人未来的财政及其他方面的支出与发展。
面对飙升且势不可挡的国家医疗支出,政府无法限制个人的医疗消费,但却可通过奖励自律消费的方式,遏制医疗津贴与医保索偿的增幅。
政府可考虑采取类似汽车保险的做法,给予在一年内无需医疗服务的民众,在每年医保保费的支付上,一笔“无索赔花红(Non Claims Bonus或NCB)”作为奖励。在同一年内,不必看诊也因此无需政府医疗津贴的民众,也可得到NCB作为鼓励。这笔奖励金存入个人公积金保健储蓄(Medisave)户头,还可增强国人日后个人医疗支付的能力。
每年需要医疗津贴与医保索赔的国人毕竟仍属少数。有了NCB的奖励,全体国人将更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更愿意改变生活习惯,对医疗开支也将更为谨慎与自律。这也可更有效地杜绝因有私人医保“不用白不用”的“自助餐消费心态”,减少许多无谓的医疗浪费。
另一个重要的举措是未病防病,减少日后问诊的概念。政府去年7月推出的“健康SG”全民保健大计,通过邻里的西医诊所建立固定的医患关系,定期检查并关照国民的身体状况。这项不但免费还有奖励金的全国预防性医疗计划,推行不到一年,就得到近100万名年长国人的响应与参加,显示奖励可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健康SG是以采血与粪便等生理样本的被动医检为主。针对老龄化人口,中医可通过针刺、推拿、拔罐等手段,对年长必定劳损的腰颈等部位起着舒筋活络、通畅全身气血的作用。因此,政府也应尽快考虑把中医纳入“健康SG”,如同车辆定期维修检查一样,主动调理国人的身体状况,起着小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
如何管控不断增加的医疗开销,是老龄化国家面对的棘手问题。“上工治未病”,通过奖励自我保健、医检与自律消费,加上定期中医调理,可健全我国特有的全民医疗保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