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涌现新加坡国立大学问题持续发酵。近日,学生会组织一场对话会(Town Hall),邀请学生发表意见,并与校方高层共同探讨应对游客激增的对策。对话会持续两个多小时,讨论成果颇丰。校方除了承诺改善现有的管理措施,还提出一些长期方案,包括要求非正式带团的学生向校方注册并预留名额、优化访客入校系统,以及规定旅游巴士在进入大学城(UTown)前必须通过校园网站登记。
Town Hall也可以译为“市民大会”,这是北美社会常见的一种公众会议,目的是让民众表达意见、质询公众人物。8月21日傍晚的这场对话会,完全符合这一定义。学生会积极传达学生的意见,而校方高层也展现开放态度,认真倾听反馈。会议上出现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富有成效的交流。这种平台为学生提供表达观点、集思广益的机会,也进一步推动校园的自治与发展。
然而,有部分学生质疑,随着东亚国家暑假接近尾声,游客潮渐渐消退,校方现在推出进一步措施是否为时已晚?学生会在8月15日的声明中指出,学生领袖早在7月就已提醒校方,部分校园尤其是大学城和中央图书馆几乎被游客挤爆。那时正值迎新季,游客的涌入大大影响国大学生的迎新体验和校园生活。
尽管校方在7月中旬接到投诉后迅速采取行动,张贴海报要求游客优先让国大人员和学生乘车或用餐,但7月底的社交媒体舆情显示,学生仍对现状不满,学生会也指出校方当时的对策并未完全奏效。
鉴于此,校方不得不进一步加强管理措施,包括在食堂和巴士站等人流密集区域增派工作人员,确保高峰时段国大学生和员工优先用餐和乘车、增加校内班车的班次、派遣学生大使提供导览服务并监督游客行为。
事实上,校园管理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必须经过“政策周期”(Policy Cycle)的五个阶段:识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政策、评估政策。由于政策的实际效果往往不如预期,因此决策者须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或改进政策。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需要时间,从政策制定到实际生效的时间间隔,被称为“政策时滞”(Time Lag)。
校方的游客管理措施在政策时滞上已经尽可能缩短,但游客激增的情况还是让国大师生难以应对,间接导致不满情绪的持续。学生的反应并非没有依据,游客的大量涌入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部分游客的行为也令人反感,如擅闯教室和宿舍、无礼对待学生大使、违规拍摄学生等。
尽管如此,校方坚持保持校园的“开放式”政策,让访客自由进出。校方用“Porous”(多孔的、可渗透的)来形容国大校园,这一比喻尤为贴切。作为顶尖的公立大学,国大经常举办学术会议、教学活动,并接待合作伙伴、研究机构人员、校友以及慕名而来的访客。虽然这些人不是国大师生,但他们也是校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为学术环境注入活力。
在解决国大的过度旅游问题时,一方面要照顾学生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国大作为国际顶尖公立大学的特殊地位。希望现有和未来的措施能有效管理游客潮,为师生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本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