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百德中学的霸凌新闻,我感到愤怒和心痛。可怜那个受害的小男生,可恨那些施暴者,也实在难以理解他们的父母。
网络上很多人为受害者发声,要求严惩施暴者。但我们不能忽视施暴者父母的责任。部分网友指责学校,如果霸凌发生在校内,学校的确有责任,但校外的事件,学校能做的有限。
杨虎读者8月26日发表在《联合早报·交流站》的投函《减少学校霸凌几点建议》,提出减少校园霸凌的四点建议:建立制度、教育与培训、积极干预和支持受害者。个人非常认同。
然而,这次霸凌事件发生在校外,暴力行为更加严重,须要加强社会管制、完善法律来预防。
在现代社会,为什么还有学生以欺负同学为乐?是教育的问题?社会分化?网络影响?还是父母失职?霸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欺善怕恶确实是人性的一部分。好在经过教育,现代社会更强调文明和道德。
我们无法完全避免霸凌,但可以教孩子如何应对。增强体质,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自卫、逃生或寻求帮助。
我们绝对不能姑息霸凌。施暴者往往从校园霸凌走向职场霸凌、家暴,甚至反社会行为,造成更大的社会伤害。很多心理学家指出,许多霸凌者来自有暴力问题的家庭,导致他们以暴力报复社会,欺负弱小。我们应该尽力阻止这种暴力在下一代蔓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欺善怕恶,天理难容。
作为家长,我们应教会孩子自我保护;作为师长,应注重品行教育,而非只关心成绩;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应以身作则,做文明的榜样,而非不分黑白,一味批评社会。
在网络上发言时,我们应讲文明,避免恶语中伤;在公共场合,保持礼貌、理性,不要大声喧闹;在交易中,诚实守信,勿弄虚作假;遇到纠纷时,应心平气和解决问题,不让情绪主导行为。这一切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潜移默化影响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