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东西线9月25日发生严重故障,10月1日才恢复运作,受影响乘客近百万人次。尽管当局安排免费接驳巴士和地铁,但大家的出行和通勤时间仍然受影响。屋漏偏逢连夜雨,地铁故障的首两天都下雨,加剧影响程度。

私召车收费在受影响地区也突飙,网上有人申诉仅仅两公里的路程,竟然要至少20元;平日只需20分钟的路程突然得花上两小时,严重打乱日常生活作息。

一名住在金文泰一带的同学,平时搭198号巴士到波那维斯达地铁站,但地铁故障,导致这个路线的巴士爆满。他在9月27日早上等了七辆198号巴士都无法上车,最后只好改搭其他巴士到其他地铁站,但另外一条巴士路线的行程,也从平时的20分钟变成50分钟。

针对此次地铁事故,社交媒体平台上针对陆路交通管理局和政府的批评,远超鼓励和理解。

许多网民把矛头指向陆交局和交通部长,说车资不断地涨,地铁故障却依然不断发生,认为政府不应该只顾扩展地铁路线,而是应该把一些资源投入到维护旧地铁路线上。

也有网民对比新加坡与日本处理列车事故的方式:在日本,服务中断一两个小时,属于严重失职,要公开鞠躬道歉(除非是因为台风或地震)。要是因为失修中断几天(很少发生!),通常有人引咎辞职,很多时候是上层辞职,这就是有责任、有担当!在这里,一点担当都没有,完全没有觉得愧对大众,当成理所当然,还要大家体谅?

每个国家的交通布局和发展都不一样,日本选择为提早出站20秒的列车公开道歉,不代表同样的解决方式就适合其他地方。日本列车的准点和几乎零故障服务,的确是值得其他地方学习,但新加坡的总体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比起许多国家已经算是很出色了。

新加坡政府一直不断努力提升国人的生活质量,包括保证公共交通的车资是民众负担得起的;比起香港、首尔、巴黎、悉尼这些大城市,新加坡的车资是最便宜的。为了帮助低收入家庭应付车资上涨,政府也定期向低收入家庭发放公共交通补助券。

这次发生故障的列车已经使用35年,引起网民关注列车的使用年限。有些网民指出,在许多发达国家,列车的年龄远远超过35岁,一般上这些老地铁突然坏了,主要是定期保养或维修出问题。

陆交局一直致力保障民众的安全出行,偶尔失误是无法避免的。况且制造一列全新的地铁需要投入许多资源、时间和金钱,所以列车的设计与制造,应力求耐久与安全。

面对任何公共交通事故,陆交局和相关政府部门都会尽他们所能,尽快解决问题,恢复正常运营服务,减少事故对民众的影响。国人的抱怨不一定完全没道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总是不断地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对于默默维持我国公共交通系统正常运作的所有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