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9月18日《联合早报·交流站·青年视角》刊登的刘欣同学投函《手机让你错过了什么?》,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
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对马来西亚出版社红蜻蜓和七彩书屋出版的书籍如痴如醉,每隔一两天就能看完一本。每个周末,我都去图书馆“补货”,借阅可满足我未来一周的新小说。
当时我还没有智能手机,阅读是我最大的乐趣,也是善用零碎时间的最佳方式。那两年的大量阅读,尽管我没有刻意去学习和死背书中的词汇,但日积月累的阅读提升我的语感。考试时,我比其他同学更轻松,不用刻意去学习句式和词语。
那时,我的阅读习惯获得很多人的称赞,我也以为自己会一直热爱阅读。
然而,升上中学后,我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这转变的根源,便是手机。中一时我有了自己的手机,渐渐被社交媒体和网络资讯吸引,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去图书馆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记得有一次,我在巴士站等车时,看到一名小学生手里捧着一本我曾经痴迷的红蜻蜓出版社的小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三年前的自己。我也曾经随时随地捧着书,爱不释手。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手里拿的再也不是书了?”
带着这份怀念,我决定重返图书馆,找回曾经热爱的那些书籍,试图重拾那份阅读的快乐。
可是,我只能勉勉强强看完几本书,已经无法回到从前。阅读速度远不如过去,我也难以静下心来进入书中的世界。时常一边读书,一边不由自主地去瞄页数,查看自己的阅读进度。这时我才意识到,手机已在无形中改变了我。它的丰富多彩让我分心,时时刻刻想去查看网上的各种是是非非。尽管我知道自己已经上瘾,但找不到戒掉的办法。
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同时,我逐渐丢失曾经最纯粹的快乐。12岁时,阅读带给我的满足感,如今已被手机的诱惑所替代,不复存在。这让我深感遗憾,也无比无力。希望自己能重新关注生活的点滴,找回曾经的阅读习惯,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