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一般充满理想,对人生怀抱希望,不少人也身体力行,实现自己内心对世界的美好想象。同时,青春期也让他们特别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反应的影响甚至伤害。因此,成年人在对待青少年时,尤其是当他们主动要帮忙时,最好大方接受,避免让他们感到尴尬,进而打击日后行善的意愿。
这种接受并鼓励青少年行善的做法,如果能制度化,相信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且能让他们把关爱的焦点,放在身边亲人身上,如家里的年长者。作为社会老龄化的现象之一,老人孤独的其中一个应对办法,或许就在于促进与孙辈的接触交流。除了年轻人个人的觉悟,若有更系统性的做法,或许就能达到培养年轻人品德,减少老人孤独感的一举两得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