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9月18日的常年工作计划研讨会上,教育部长陈振声宣布几项新举措,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专注于教学和学生需求。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些举措,因为回归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才是教育的根本。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期待教育部能大刀阔斧地减少班级人数。如果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能控制在30人以下,将极大地减轻教师的负担。
作为一名补习教师,我可以自主决定班级规模,甚至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更专注地指导学生。然而,即使如此,今年我也遇到挑战。我今年的学生中,有很多中四快捷、高级华文O水准考生和小六会考的学生。5月的考试季,大家都积极备考,我也全力以赴。
然而,考试的压力让我感到头晕目眩,血压一度高达183。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和学生一起“拼搏”导致的,只要考试结束,我的血压应该就会恢复正常。果然,7月中四口试结束后,我的血压立马恢复正常。
我之所以分享这段经历,是想说明:即使我作为补习老师,只“照顾”几个学生,都会面临如此大的压力,更何况是学校的老师?如果班级人数过多,老师即使有心,也无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因此,教育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储备更多师资,并缩减班级规模,让老师能够更好地指导每一名学生。在一个35人左右的班级,老师很难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辅导的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在课堂上缺乏针对性指导,才须要额外的补习。如果教育部想要减少学生的补习负担,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班级人数,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
我完全赞同教育部提出的“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每位老师都是好老师”的理念。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老师成为好老师,首先要为他们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希望不久的将来,教育部能够在缩减班级人数方面取得进展,为老师、家长和学生带来更多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