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生儿持续减少,小学和中学的入学需求也随之降低。本地目前有超过300所中小学(根据教育部网站是182所小学和148所中学)。面对日益缩小的生源,或许是时候合理展开学校合并,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过去,几乎每所学校都是早午班制,平均约有1000名学生。但如今情况不同,一些地区的小学新生班级人数已不足30人,每年仅开设两到三班。尽管小班教学有助于关注个别学生的需求,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社交机会。班级规模缩小是否导致教育资源闲置?

在此背景下,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学校合并,不仅有助降低运营成本,也有利于缓解教师因小班制而导致负担过重的压力。合并后腾出的空间与设施,可以转作其他用途,缓解其他社会急需领域的需求,如住房和医疗设施。

从管理角度看,学校合并还能让优秀的管理人才充分施展才能,避免勉强填补岗位的现象。合并后的学校更易集中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新加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随着社区内体育中心、健身房、SAFRA俱乐部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公众已有更多选择,减少对学校体育设施的依赖。这也为学校空间的重新规划利用提供可能性。

合并不仅是为了节省成本,更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让教师在资源更充足的环境中工作,学生在更优越的学习条件中成长。

尽管偶有学校合并的消息,但合并力度与范围可以加大。这一决策虽具挑战性,却能为未来铺平道路。在合理的资源整合下,不仅能更好应对生源变化,还可支撑社会其他需求,有助于社会的长远稳健发展。希望教育部能从长远角度,认真考量学校合并的可能性,权衡利弊,做出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