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联合早报·交流站·青年视角》10月16日刊登的林俊劭同学投函《孝道是一种人生态度》,我深有感触。

当代家庭多为双薪结构,夫妻双方既在职场奋斗,又要照顾家庭,同时为未来的养老储蓄。他们对子女的期待,与传统的“尽孝”观念已然不同。

在财务宽裕的基础上,这一代父母普遍希望子女能够自由发展、独立负责,甚至有些父母还能为子女提供创业基金,几乎不提及孝道义务。

对子女来说,家庭的责任似乎只是全家偶尔吃顿饭就足够了。年轻人如自由小鸟,心安理得地追求自我,但有时却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又会向父母寻求支持。这种子女依赖父母支持的现象,在现代社会愈加普遍,值得关注。

现代的“二十四孝父母”把照顾子女当成一生的责任,不论子女成长到何种程度,仍无条件地付出。经济宽裕的父母无须依赖子女尽孝来获得经济支持,反而是子女在不知不觉中习惯这种“无条件”的父爱母爱,认为父母永远会像参天大树,自己只须在树荫下安心乘凉。

这样的亲子关系在富裕的城市如新加坡,已成普遍现象。在追求物质富裕和“心态年轻”的社会中,孝道观念显得淡薄。其实,主动承担孝道责任是人格成熟的表现,也是培养社会栋梁的重要基础。

新时代的“二十四孝父母”和责任感缺失的子女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现象在新加坡乃至其他发达地区,可能已成为一种奇景,引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