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闻关读者在《华人没必要精通华语》(1月11日)中表示,“我们不应期望本地华人都具备高华文水平”。这无非是因为认为华文只是从小学到中学的会考科目、不是报读大学的必备条件。更流行的观点是:华文能听会讲即可,用于与中国客户打交道;而英文则不同,是日常工作语言,还须与英美等大国人士交流。这种看法难道不是典型的功利至上吗?如此浅薄地看待母语,是否未免太过短视?

他结尾说:“所谓“五千年文化”并非我国要推崇及引以为傲的。对华人来说,只须具备基本的华语沟通能力就足够了”。这显然是试图将本地华人文化的根脉与中华文化彻底切割。几百年来,一代代华人祖先飘洋过海、艰辛谋生,能在异乡生根发芽,靠的正是华人吃苦耐劳、忠诚勇敢的精神。如今,后辈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反而转身抛弃祖先的文化,认为只须掌握基本的华语沟通能力即可。先辈地下有知,会不会跳出来斥责我们是不肖子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