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给短视频应用TikTok额外75天的时间,为美国业务寻找买家。他对TikTok的态度转变引人注目,从一开始的强硬封禁,到现在延长出售期限75天,甚至公开承认自己对TikTok的“热情”,这无疑折射出政治利益与社交媒体影响力的交织。
对用户而言,TikTok“难民”寻找新平台,将目光转向中国的另一个社交平台——小红书,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这场至今最大规模的“网民大迁徙”,相较于实体的移民浪潮,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它无需护照与边境,也没有地理空间的阻碍,但语言、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却如无形的边界,时刻影响着用户的适应与融合。
与实体移民浪潮中的“多元文化共存”相似,这场“数码迁徙”也须要包容与开放来推动融合。不论是数码“原住民”还是“新居民”,彼此的互动不仅关乎个人体验,也决定一个平台的多样性与活力。
在面对新平台时,年轻人往往表现出较高的适应能力和探索精神。本地年轻人具备双语甚至多语、多元文化、多元宗教背景的优势,如何在这场“网民大迁徙”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值得深思。是做一个追随潮流或人云亦云的键盘侠,还是为虚拟世界搭建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