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陈振声宣布,从2028年起,初级学院的入学标准改为根据第一语文和最佳四科(L1R4)的成绩,比现有L1R5要求的六科少一科。2027年中四毕业要报读初院的学生将率先受影响。

这项改变意味着学生只须专注修读五个科目,大大减轻压力和负担,能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比如课外活动。

然而,有些家长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他们可能认为,只需五科意味着每一科都特别重要,因而给孩子安排更多的补习,确保没有一科有闪失。

以我为例,我是一名中四学生,读八个科目,课外活动是华乐团,我的目标是进入初院。今年是两年一次的“新加坡青年节”,华乐团今年须要筹备比赛。我一方面须要复习功课,另一方面又必须将精力投入到华乐团的准备中,确实感到非常疲惫。

我的父母不断强调我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不要在课外活动上花太多时间,但我热爱华乐,也有责任做好每一场演出,这让我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父母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我也有我的坚持。因此,我们双方都须要做出调整——父母须要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会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作为学生的我,也须要学会平衡学业和兴趣,比赛结束后专注于学业。我认为,只有双方达成妥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由此可见,虽然政府推出政策帮助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更为关键。若家长过于重视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压力。

另外,根据我的观察,新的初院入学标准,会严重影响修读高级母语的人数和热忱。

按照新标准,学生如果达到特定条件,例如课外活动表现佳,可继续享有优待分(Bonus Points)。由于少了一科的积分,新制中的优待分顶限,将相应从原有的四分调至三分。

根据现行的优待分制,学生可以用四个类别(课外活动、英文和高级母语、华文/马来文/印度尼西亚语、报读有附属关系的初院)的优待分多达四分来抵消入学分。

最常见的优待分组合是课外活动(最多两分),加上英文和高级母语(最多两分),目前是四分,新制下变成三分。

一般而言,学生多数能够靠优异的课外活动表现取得两个优待分。这即表示,英文和高级华文都考获A1至C6,今后只可获得一个优待分。

我的学弟学妹本来想尽力升上高级华文班,但知道这个改变后,好些都认为,只为一个优待分修读高级母语是不值得的。更何况,修读高级母语,中三时就得参加O水准考试,有一定的压力。

总括而言,我认为把L1R5改为L1R4,确实是减轻现代学生压力的一项重要步骤。但接下来,政府仍然须要着力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避免他们过度关注成绩,避免无谓的成绩攀比。我们应当同时注重孩子的兴趣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