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地铁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优先座位空着,周围的乘客站着,却迟迟不敢坐下。优先座位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让年长者、孕妇、残障者或其他有需要的乘客优先就坐。但是,如果当下周围并没有明显需要座位的人,其他人是否可以坐下呢?
许多人喜欢用手机记录并上传他们认为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坐在优先座位的乘客,没让座给看起来有需要的人。这些视频或照片一旦上传到社交媒体,往往会引发舆论批判。为了避免成为网络焦点,很多人宁可站着,也不愿意坐在优先座位。这反而让本已拥挤的列车变得更加局促。
我们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需求。一个看起来年轻健康的人,可能正忍受着身体不适或不外显的伤病,也需要坐下。优先座位的意义,不是用来让公众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而是为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提供便利。让座的初心,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而不是成为道德绑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