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本地少年最近因抵触内安法而被内部安全局拘留。15岁少女被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宣传洗脑,幻想嫁给武装分子并为组织生育后代;另一名17岁少男则计划购买枪械袭击本地五座回教堂,意图杀害至少100人。幸运的是,这两起激进化事件最终未能得逞,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过去10年,内安局处理的自我激进化案件中,有17人是20岁或年纪更小的,显示年轻化的趋势令人担忧。
尽管这两名青少年的父母知晓孩子接触极端主义信息并尝试劝阻,但他们并未向当局举报。这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局面,后果谁都难以承担。这也揭示亲情与法制之间的矛盾。
许多市民对于如何举报类似事件仍感到困惑。正如《联合早报》4月4日社论《家长是防孩子激进化首道防线》指出:当局虽然有一套处理问题的既定程序,和协助自我激进化少年回归正途的有效方案,但一般家长并不知晓。毕竟孩子激进化还是罕见的,家长在碰到这种情况时很难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不知所措;有些也可能担心通报结果,会影响孩子前途甚至亲子互信关系。
因此,内安局应趁此机会向公众普及举报号码、电子邮件和举报后续处理流程,以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防患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