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学生和家长最为忧心的,莫过于中四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初级学院,再经过两年学习直通大学。有些家长担忧,若孩子进入理工学院,就需要三年才能毕业,拉长升学之路。
我观察到身边许多朋友因担心无法进入初院,而不得不选择理工院。当我问他们“理工院有什么可怕”时,答案令我震惊——他们认为进入理工院的学生往往学业不佳,甚至可能缺乏良好品德。这让我这个五岁就从越南移居到新加坡的“非本地生”意识到,一些新加坡人对初院与理工院的观点,存在不小的落差。
不可否认,初院的录取门槛较高,竞争激烈,能被录取往往被视为一种成就。然而,正是这种观念,使得理工院被污名化,令学生在升学选择时倍感压力。
初院与理工院的真正区别究竟何在?在我看来,二者的核心差异在于学习模式与未来规划。如果学生偏好结构化的学术学习,并希望直接升读大学,初院无疑更为合适。反之,若更倾向于实践学习,并希望更早进入职场,理工院则是更好的选择。
以我个人为例,我热爱华文,对数学和科学毫无兴趣。与其勉强自己在初院苦读,不如选择理工院,修读与华文相关的课程,获取专业文凭后直接进入职场。当然,若未来有意深造,我仍可通过努力,在理工院期间争取升上大学的机会。
我认识一位理工院的学生,优异的O水准成绩足以报读一所优秀的初院,但因对华文媒体充满热忱,他毅然选择理工院的相关课程。相反,我母亲的一位朋友的女儿,受父母和朋友的影响进入初院,但因课程吃力,尽管所有学科都靠补习,仍在A水准考试中失利,辗转五年才得以进入大学。
由此可见,真正重要的并非选择哪个学制的院校,而是必须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据此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外界的偏见终究无法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社会,尤其是家长,应当摒弃过时的观念,不再固执地认为唯有初院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只要热爱自己的学习领域,愿意全力以赴,便已然走在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