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青年视角》刊登的郑惠欣、王智行、周彦婷、赵歆仪、郭佳琪、陈诗云和曹天承同学的投函:

我们感谢青年视角的投函同学,就调整后的初级学院入学标准发表的意见。

调整后的初院入学标准,将初院入学所需的科目从六科减至五科,目的是让学生更灵活地调整课业负担,以促进全面发展。

惠欣担心初院的入学门槛似乎变得更加严格,科目也可能变得更难。我们向惠欣保证,教育部并没有收紧初院的入学标准。由于所有申请初院的学生,都是根据第一语文和最佳四科(L1R4)的成绩,比现有L1R5要求的六科少一科,因此入学门槛相应地调整为16分。由于LIR4的入学门槛低于LIR5,截分点一般会降低。至于截分点是否会在此基础上发生变化,将取决于学生在“新加坡—剑桥中学教育证书”考试中的表现,以及他们选择初院的排序。

此外,调整后的入学标准并不影响各科课程的严谨性。教育部定期检讨教学大纲,以确保它们与时俱进,学习内容适合学生。

诗云认为,调整后的优待分顶限为三分,可能会让学生不愿意修读高级母语。我们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达到母语要求仍然是初院的入学标准之一,若学生的英文和高级母语都达到成绩要求,他们会继续获得最多两分的优待分。他们也可以在计算LIR4的积分时,以高级母语作为第一语文(L1)。

惠欣、歆仪和彦婷说得对,这项改变未必能减轻学业压力,因为这最终取决于学生如何根据调整后的初院入学标准做出选择。因此,我们同意惠欣、智行和诗云的观点,这些政策变化必须与社会观念的转变齐头并进,不再过度强调学业成绩,而是更全面地看待成功的定义。否则,如果学生仍然为了追逐分数,而忽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其他兴趣,这将违背这一改变的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青年视角的投函同学都能够善用时间,以平衡学业和课外活动。我们鼓励学生探索各种兴趣,同时培养管理好各项事务的自律精神。学校会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善用课余时间追求兴趣爱好,并进一步发展“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学校也会提供教育与职业辅导,帮助学生在课业负担方面做出明智的决定。

我们会继续与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合作,加强这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转变。

教育部

课程政策办公室与21世纪技能办公室司长

郑昌祥